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重点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和扶贫搬迁工作;落实城镇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扩大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规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深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吸引外地劳动力为我所用。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解决“大班额”、校园安全等问题,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加强职教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基础能力建设,引导职业院校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实施医疗、教育等配套综合性救助政策,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工作水平;加大现有乡镇敬老院改造。加快殡仪馆、公益性公墓等设施规划建设。完善住房建设发展规划,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形成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市人民医院主病房楼、市中医院病房楼等项目建设;完善新农合和城镇医保政策,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继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全市县级以下医疗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积极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全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和人口计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