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坚持两个统筹 实施五大工程
全面加快新型城市骨架构建步伐
郭迎光会见中国太平洋建设
集团副总裁张艺馨一行
无标题
市政府明确重点行业
淘汰落后产能目标
浚县黎阳镇东王桥等
3个村2500多人成为
城镇居民
培训前是农民 培训后成工人
我市两项目通过
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窗口单位
到鹤山区开展业务知识培训
商务部通报表扬我市
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无标题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训前是农民 培训后成工人
——我市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加快新型农民社区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免费学技能 就业有保障

  

  10月11日,山城区石林镇后柳江新村的张龙江正在村里参加政府举办的短期培训班,在这里的学员能免费学到电焊、计算机维修等多项实用技术。“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如今到了我这代,赶上建设新型农民社区,能免费学习技能。学成以后进厂务工收入稳定,而且又有养老和医疗保险,生活要比以前好多了。”

  据村里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培训班报名人数太多,教室里每期都要加十几个座位。“我们制定了阳光工程等培训计划,通过长期班、特色班和普通班相结合的办班模式,免费对失地农民进行十几个专业的行业培训,并对就业指导、劳动法律常识等知识进行讲解,让学员们更加适应就业以后的新生活。”

  在山城区石林镇,当地围绕石林陶瓷产业集聚区规划了涉及7个行政村的柳江、马村、唐宋3个新型农民社区。由行政村改为新型农民社区,更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为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适龄村民进行免费培训,通过培训转变农民观念,培养农民劳动技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广泛就业。

  在淇县高村镇,随着镇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这里不少农业用地被转化为工业用地,农民逐渐失去土地收入。为了使农民转化为能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市民,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大了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以集聚区周边为重点,在村里建联络点,设联络员,对全县一半以上的行政村村民的就业意愿进行摸底排查,并建立台账,与企业进行对接,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转变观念,顺利就业。

  淇县高村镇王屯村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的妇女大都选择了政府办的免费缝纫班,男劳动力大多学了电焊技术,培训前是农民,培训后就成了工人。虽然地少了,可是能学到手艺、找到更好的工作,还能成为市民,村里人对现在的生活都很满意。   (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