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科教 / 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明年将发射
萤火一号探火星
科学起居 助你度过“多事”之秋
金星上雷电风暴
和地球极为相似
多吃清肝偏寒食物
“人造太阳”牛刀小试
保“胃”健康慎用药
注意饮食和心态 顽癣难复发
黄连清胃火 口干舌燥可试试
蜂蜜5种吃法解秋燥
无标题
      
版面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充足睡眠、衣装适宜、强身健体、静养心神、晨起喝粥
科学起居 助你度过“多事”之秋

  气候变化越大,越容易生病,所谓“多事之秋”,就有这样的含义。秋分过后,雨水渐少,天气逐渐变得干燥,且昼热夜凉,气候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肠胃不适。由于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并诱发其他病症。这个时候,如果不顺应节气做好饮食起居的调养,潜在的疾病隐患就会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并使人体抵抗力减弱,对顺利过冬造成不良影响。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秀华表示,秋季养生,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

  

  充足睡眠

  

  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系统疾患。

  

  衣装适宜

  

  在穿着上,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这样,避免因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阴气外泄等情况,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阴气内守的养生需要。此外,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加快,增强机体耐寒能力,有利于避免伤风等病症的发生。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若是老人、小孩,由于其生理功能差,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

  

  强身健体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此时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于“收”的状态,阴精阳气也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所以秋季运动不宜过猛,可选择登山、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项目。

  

  静养心神

  

  秋季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也是万物逐渐凋谢、呈现衰败景象的季节。此时节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颓废等伤感情绪,因此,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保持内心的宁静,可经常和他人、家人谈心,或到公园散步,适当看看电影、电视,或养花、垂钓,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晨起喝粥

  

  陈秀华医师认为,晨起喝粥,具有推陈出新、利膈养胃、润燥生津、令人清爽之效,下面几种药粥可供选食———

  ★黑芝麻粥:黑芝麻30克与适量粳米洗净,共熬成稀粥,早餐服。功效:补肾养血。

  ★芡实粥:取芡实50克,洗净,与等量粳米共煮成清粥,早餐服。芡实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易于被人体吸收,号称秋凉第一补物。功效:补气止泻。

  ★百合莲肉粥:百合20克,去心莲肉30克,洗净加水适量煮30分钟。再加入适量洗净的粳米,煮成稀粥,平时服用。功效:健脾和胃。

  ★银耳冰糖粥:干银耳10克,泡发洗净,与适量粳米同煮成稀粥,后加入适量冰糖,早餐服用。功效:润燥补肺。(据《羊城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共鹤壁市委宣传部 大河网主办 鹤壁日报社承办 新闻热线:(0392)218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