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党委组织党员赴红旗渠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学习活动。

加强设备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图为对冷却系统循环水泵检修。

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厂区航拍图。

生产智慧控制中心统一调度,多系统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动力分厂工作人员对设备运行参数实时监测调控。

成功承办河南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2023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化学检验员决赛。
□本报首席记者 王帅 通讯员 胡艳芳 原伟
清明时节,万物纳新。位于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彻夜灯火通明,在忙碌中寻求新的发力点。
百米高塔比肩林立、球形储罐星罗棋布、望不到头的管道纵横交错……这里,有目前国内单系列最大的煤基甲醇生产装置,甲醇年产量可达60万吨。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与科研院校强强联合,研发的丁二酸酐生产工艺,成为国内首例以顺酐为原料,连续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工艺,新旧动能转换,澎湃新质生产力。
从“以燃料为主”向“以化工原料为主”的转变,使“一块煤”裂变成“一滴油”“一根丝”“一块布”……这里,有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从基础原料变幻出多种产品应用于多领域,销往全国,走向海外。
2023年年底,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鹤壁煤化工)成功获评2023年度“鹤壁市市长质量奖”。鹤壁煤化工有何过人之处捧得我市最高质量奖?他们将卓越绩效管理引入传统优势产业,探寻出了一条怎么样的进阶之路?
党建与中心工作两手抓
唱响使命担当主旋律
鹤壁煤化工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推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各项决策部署在鹤壁煤化工不折不扣高效落实,以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领导班子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两手抓,坚持抓安全生产从抓党建工作入手、抓党建工作从抓安全生产出发,聚焦安全生产关键任务,聚焦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加强全员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型企业,把处理重大政治问题、破解经营管理难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认真分析研究企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精心谋划工作思路和举措,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转化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过硬本领,持续营造唱响“同一个河南能源,同样的使命担当”主旋律的浓厚氛围。
走进鹤壁煤化工厂区,“同一个河南能源,同样的使命担当”这14个醒目大字抬眼即望。公司成立以来,高层领导注重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在13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据鹤壁煤化工历史沿革,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化工行业特点、内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形成富有煤化工特色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即“勇于担当、成就梦想”的企业使命、“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愿景、“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建强质量管理体系
守护企业生命线
市场就是生产的风向标,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鹤壁煤化工秉持质量是管理出来的理念,长期耕耘质量领域,奠定了扎实的质量管理基础。可以说,鹤壁煤化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大刀阔斧,范围覆盖了企业高管层、部门层、操作层等多部门和产品研发、制造等各环节,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支持,达到质量标准,实现客户满意。
公司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根据长短期发展方向,结合顾客定位和市场细分,建立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框架的系统改进模式和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的绩效改进模式,确定了以产品研发、采购管理、产品制造、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环保管理为关键过程,如采购管理环节,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对供应商定期评估,监控其质量、生产保证体系,促进其持续改进;产品制造环节,采用机动灵活的生产模式和“质量预警反馈”“全面质量管理”等有效的质量控制,满足客户及相关方对交付准时、品质高效、成本降低的需求;设备管理环节,从规划、计划、选型、购置、验收、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等全过程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安全环保管理环节,积极贯彻执行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并定期检测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检测各项环境指标,最大化降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年,鹤壁煤化工质量管理工作稳扎稳打,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大幅降低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安全隐患等风险;引入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高质量通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考核。
企业简介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近100亿元,形成以煤为原料、甲醇为基础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为终端产品,集群发展煤—甲醇—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丁二酸酐等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企业名片
国家级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
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
河南省煤基化学品清洁利用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煤炭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河南省节水型企业
河南省智能工厂
河南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
河南省“工人先锋号”
开展重大技术攻关38项,获国家专利技术43项,职工“五小”成果936项,参与丁二酸酐、电石及其下游产品等多种产品的团体标准、国家标准制定。
产品优势
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是河南省“双千”工程,河南省重点项目,也是国家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调结构、保增长的鼓励项目,其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78%,省内第一;
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是河南省重点工程、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项目;
聚四氢呋喃国内占有率达8.5%,省内第一;
丁二酸酐在全国细分领域占有率达89%,居国内第一位。
自主创新关键领域 产业链迈进中高端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从基础化工产品向精细化工产品“华丽转变”,多年来,鹤壁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鹤壁煤化工紧盯我市“四优三新”主导产业发展布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催化剂被誉为“化工之魂”,90%以上的化工生产过程都要使用催化剂。双碳背景下,很多企业都有扩大产能的计划,但都被炔化催化剂卡住了脖子。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炔化催化剂的生产核心技术被国外大企业垄断,想用只能高价进口。为打破 1,4-丁二醇生产过程中炔化催化剂依赖进口的垄断模式,2022年,鹤壁煤化工与上海丹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炔化催化剂国产化研发”攻关项目,成功实现炔化催化剂国产化的工业应用,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该项目夺得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丁二酸酐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涂料、医药、合成树脂和染料的原料。2013年,由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与山西大学联合研发的丁二酸酐生产工艺,成为国内首例以顺酐为原料,连续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工艺,具有生产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丁二酸酐产品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纯度由间歇式传统工艺的97%~99%,提高到99.5%以上,达到了医药级要求,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就此,鹤壁煤化工在丁二酸酐细分领域成为国内标杆企业,吸引链条企业在鹤落户。2021年,鹤壁煤化工与美瑞新材料合资成立美瑞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建设鹤壁宝山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年来,鹤壁煤化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投入年销售收入的6.51%作为研发经费,建立河南省煤基化学品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鹤壁市煤制化工系列产品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组建研发团队,形成自主核心技术与专利,推进煤炭向优质原料和高端材料转变,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实现了质的跃升。
“两化”深入融合
加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组数据:近3年,鹤壁煤化工投入1.07亿元用于设备更新改造;3万余台智能化仪表接入自动控制系统,生产数据自动化采集超过95%,实现了生产流程中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性等参数全流程监控、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自控投用率达到90%。
从原料进厂检测,到生产过程再到成品出厂,各生产线上的智能传感与控制设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设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设备守牢质量关口,通过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注入和原有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有效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而这个省级智能化工厂背后靠的是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为确保准确及时地获取各层级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强化全过程一体化管控,鹤壁煤化工以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核心,建立各项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间既能独立运行,又相互共享、相互依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集成,实现供应链闭环管理,推进产业数字化,提高了生产经营的技术、质量和效率。
部署DCS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13套,实时监控关键数据,实现自动控制及异常报警;安全仪表系统9套,覆盖厂区重大危险源装置和重要工段。
部署GDS系统(Gas Detection System,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6套,对全厂重大危险源、重点罐区、易燃易爆输送管线的气体泄漏情况实时监控预警。
部署MES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实现全厂信息有效集成。
部署PIMS系统(Proc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接入控制系统30套、生产数据4.5万点,保障统一调度时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满足日常安全生产需求。
鹤壁煤化工推进“两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深入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煤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企业向高质量发展大步前行。
瞄准“人才”第一资源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智”动力
鹤壁煤化工基于“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瞄准“人才”第一资源,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营造卓越的阶梯式人才培养、多通道职业发展的空间,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智”动力。
积极推行招聘引进与内部挖掘的人才开发机制,完善重要岗位的选拔评价考核机制,集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针对新员工,健全培训机制,对新进大学生签订师徒协议,制订职业发展规划,畅通职业生涯发展通道。针对骨干、核心技术人才,设置技术创新奖、绩效考核激励薪酬、优秀班组等,吸引、留住一大批骨干人才。此外,企业为员工举办集体生日会,提供免费宿舍、工作餐、健康体检,发放节日福利,建设员工活动中心,使人才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在工作上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为激发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鹤壁煤化工打破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横向同职级交流和跨职级晋升的壁垒,变原来单一管理通道晋升的“独木桥”为各类人才职业发展与成长的“立交桥”,员工纵向可以向本序列高层次岗位发展,横向可以在不同序列间不断成长和竞岗流动,让各类人才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鹤壁煤化工积极主动承办了多场省市级的职业技能大赛,摘金夺银后,更多参赛职工被看见、被尊重、被期待。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助力了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此外,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开展特色培训活动;与省内知名化工院校合作,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拓展学习交流渠道;完善线上培训考试平台,为人才提供便捷的培训条件。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鹤壁煤化工以质量筑牢发展之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也离不开市场监管部门用心用情用力精心培育、引导。”鹤壁煤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少锋表示,按照我市实施质量强市品牌提升战略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瞄准打造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品牌,今年,鹤壁煤化工将投资近2亿元实施技改,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谋划年产40万吨BDO、年产5万吨丁二酸酐、智慧科研中心等项目,通过产能的扩增和消耗的下降,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版图片由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