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力推进凝心铸魂强基,汇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和青年干部能力提升行动。擦亮“红映科海”党建工作品牌。
●建立市科协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科技专家制度。举办“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加强市科技社团党建。开好市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推动成立我市首家国家级园区科协,新建一批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医院科协等基层组织。
二、聚力推进创新驱动赋能,打造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持续落细落实《鹤壁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区)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积极引入国家级、省级科创资源,邀请院士、专家及相关企业来鹤开展技术路演、供需对接等活动。
●实施2025年度省科协“会市合作”暨鹤壁市科技赋能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实施省科协“全国学会入豫计划”。
●实施2025年度“科创中原”行动项目——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做好科技人才举荐。深入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支持淇县开展好科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三、聚力推进科普惠民增效,筑牢建设高素质创新大军的社会根基
●认真落实“科普十条”“均衡意见”,确保实现“十四五”末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4.3%的目标。
●开展好“会市合作”科普专项,组建科普专家服务团,实施省级农技协、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社区等项目。
●积极承办河南省“百名首席科普专家进百县”文明实践活动、省老科协院士专家巡讲等全省性、区域性科普活动。
●筹划举办首届“全国科普月”等主题科普活动。
●优化市科技馆布展层次,规划鹤壁科技创新、公共安全展览,精心打造“非遗+科普”系列活动。
●推动一批科普场馆建设,努力实现“两县三区”全覆盖。
四、聚力推进决策咨询汇智,构建有效服务科学决策的科技智库
●积极引入国家级、省级院士专家资源,努力形成有价值、可参考的意见建议。
●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省科协汇报对接,发挥国家高端智库为鹤壁创新发展聚力汇智作用。
本版文字由本报首席记者李觊整理,图片由市科学技术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