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青”力添彩非遗盛宴 鹤壁文韵焕新出圈 ——河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侧记 2025年06月16日

扫码观看精彩视频

活动启动仪式上,浚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教小朋友捏泥咕咕。

全省各地非遗精品齐聚一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购买非遗文创产品。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浚县子馍,并邀请游客免费品尝。

非遗动态展示环节,浚县青年非遗传承人进行高跷巡演,向嘉宾及游客展示浚县非遗魅力。浚县古城内的非遗动态展示社火舞狮吸引了众多嘉宾及游客。

□本报记者 王玉姣 文/图

以非遗之名,赏中原精粹梦回千年;携青春之趣,瞰鹤壁烟火古今相映。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3日至15日,河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浚县顺利举办。

从传统技艺到现代文创、从非遗体验到线上展示、从古老传承到青春气息、从古城古韵到美食荟萃,在这场为期3天的活动中,天南海北的嘉宾朋友、文旅行业专家汇聚鹤壁主会场,以浚县这座千年古城为窗口,共同欣赏河南非遗魅力、鹤壁活泼有趣的精神气质,见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的融“新”焕“彩”。

国潮舞台 中原非遗精品集体亮相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非遗文韵,潮涌鹤壁。在浚县古城南小西门里街、浚县古城墙脚下,来自郑州、开封、洛阳等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非遗项目传承人集体亮相。

国风流行,国潮涌动——

一捧黄河泥,一方澄泥砚,郑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讲述黄河澄泥砚烧制技巧;多件洛阳唐三彩令人感受盛唐之美;南阳烙画、濮阳麦秆画、安阳木版年画,让游客在“画”中赏非遗;新乡面塑与浚县泥咕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台秀才艺;许昌钧瓷、当阳峪绞胎瓷、郏县金镶玉演绎非遗中的瓷器之美;浚县善堂老秧歌、白寺皮影戏精彩亮相……在月色的映衬下,这一场中原非遗盛宴与如流人潮、古韵建筑共同描绘出一幅文化“双创”的生动画卷。

此次活动还是一场非遗美食的狂欢。开封花生糕、济源土馍、信阳毛尖等让游客品尝“舌尖上的非遗”。在县前街,浚县八大碗、子馍、大肉火烧、豆沫、烧鸡、二锅花生、鸡蛋布袋、卤肉等美食展位一字排开,游客们一路逛、一路免费品尝,好不惬意。

沉浸体验 互动交流体验模式让观众“一秒入戏”

夜空为穹顶,古城当舞台,非遗作底蕴,锣鼓声声为主旋律。

6月13日晚,夜色中的浚县古城,流光溢彩、热闹欢腾。19时30分,河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启幕,一场“非遗奇妙游”由此开启。

在活动主舞台古城戏曲工场,国家级非遗项目浚县社火率先登场,在锣鼓声中,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高跷、舞狮等技艺,瞬间点燃现场氛围。随后,《这里的泥土会唱歌》创意融合节目上演,在传统乐器陶笛与古筝合奏歌曲《日光稻香》声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和小朋友现场捏制泥咕咕,这不仅让非遗技艺“活起来”,更展现了非遗技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生动图景。紧接着,金不换等戏曲名家带来的戏曲表演,让人尽情领略东方意象、欣赏非遗美好。

据悉,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及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精心筹备本次活动,打破传统观演模式,以开幕式创意展演,以及青春市集、科技赋能、活态展示、非遗美食、非遗造物、造诣空间、工坊研学、孵化基地八大互动交流体验板块,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

当遏云楼上唱响大平调、舞狮欢腾关圣庙,这一刻,非遗活态展示“动”感十足;当几十种浚县地道美食香飘县前街,“舌尖非遗”与古城烟火相得益彰;当土圆粮仓与VR社火、动感泥咕咕、皮影戏今昔交融,当县衙上演“清官断案”、街边响起陶笛演奏的《千年等一回》,当杨玘屯村的大师工坊、非遗合作社等处生动、鲜活地呈现浚县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嘉宾及游客对非遗和这座千年古城有了更深热爱……

“这种创意互动交流情景,既是对悠久非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又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展现方式,让人印象深刻!”一路参与互动交流体验环节后,一位来自焦作的嘉宾激动地说。

青春秀场 非遗技艺邂逅青春力量

青年传匠心,非遗正当潮!

本次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以文化惠民、服务社会大众为根本。

“非遗传承需要守正创新,更需要青年的参与。”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中,我市通过丰富的舞台展演、沉浸式体验与创新互动,构建与年轻人同频共振的文旅新磁场,生动诠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青年群体中的蓬勃生命力与时尚魅力。

看,活动主舞台上,21岁的王大荣、10岁的耿诺一等多名非遗“新生代”传承人展示传统社火;“古楼北”、文治阁等处,“非遗新青年·青春才艺秀”吸引了大量青年游客驻足观看。

中原青年的智慧碰撞出非遗传承新声:32岁的周济慈带来的钧瓷饰品深受欢迎,37岁的马静徽现场指导游客学习南阳烙画……

新乡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玉伟带来的“面塑‘棋’遇记”受到小朋友们的青睐,浚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红瑞创作的项链泥咕咕让人眼前一亮……青春市集火热开启,众多青年文创设计师带来的冰箱贴、充电宝、饰品、书签等文创产品将萌态与文化底蕴相结合,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焦点。

在端木翰林府、黎阳风物集,多名“非遗新青年”现场进行非遗文创产品电商销售和直播,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力,激发年轻观众对非遗的热爱。

活动中,随处可见青春洋溢的脸庞、时时可观青春力量激活千年技艺的场景。我市以青春之名激发非遗活力,不仅使游客为传统文化心动,更让鹤壁持续扩容“青春朋友圈”。

此外,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还着眼于年轻群体消费需求,在浚县古城同步启动“非遗焕新购物月”活动。该活动将持续至6月30日,以非遗大师工坊与非遗网红店为主,打造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非遗美食嘉年华、非遗文创市集、非遗场景等。

鹤壁出彩

创新驱动助力非遗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缘何花开鹤壁?

诚如我市有关领导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所言,这既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鹤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认可和鼓舞,更是全省人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赓续历史文脉的一次盛会。

在鹤壁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非遗,不仅是灵动的诗篇、千年历史脉络,更是连接古今的丝线、打造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动能。

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将非遗保护传承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保护机制不断加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健全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大力建设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推动非遗进校园、进民宿、进景区,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搭建展示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热爱并投身非遗事业。

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积极探索“非遗+”模式,打造了“社火锅”“咕咕来仪”等非遗美食店,“泥咕咕”“鹤壁窑”“石老公”等非遗小镇,“伴山静居”“驿旅月色”“崖上居”等非遗主题民宿和一大批特色文创产品,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让传统文化越品越有味。

鹤壁非遗出新出彩。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浚县正月古庙会,成功举办了十七届民俗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浚县古城作为春节申遗的“核心地”精彩亮相,进一步提升了鹤壁非遗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借得东风再扬帆。据介绍,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发力,让非遗可观、可触、可感、可知,诚邀广大游客来鹤壁,品非遗,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