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着力环境提升、氛围营造、秩序维护…… 浚县古城变身非遗展演沉浸式剧场 2025年06月16日

本报讯 (记者 张文渊 通讯员 吕相宜)6月13日,河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浚县古城盛大启幕。浚县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多措并举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灯光氛围营造、展区场地协调、观摩点布置及流动摊贩规范等工作,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心营造氛围

提升游客体验

为呈现最佳活动风貌,浚县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提前部署,在环境卫生保障上持续发力。一方面,对古城绿化带进行精细化养护,在县前街、鼓楼北等重点区域栽植开花植物与彩叶树种,与活动主题“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形成生态呼应。另一方面,针对活动期间人流量增大的情况,联合城管部门增派环卫力量,加密清扫频次,重点清理展区及周边区域的垃圾杂物,同步开展临街门店私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等整治行动,确保浚县古城环境整洁有序。

在灯光氛围营造方面,该中心对古城街区、戏曲工场等主会场区域的亮化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与升级。启动仪式现场,戏曲工场周边灯光与《城韵千年・时空交叠》《非遗这十年》等宣传片形成光影联动,配合国家级非遗项目舞狮热场表演,营造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沉浸式氛围,让游客在古色古香的光影交错中感受非遗魅力。

规范化管理

助力打造非遗商业生态

为响应“非遗焕新购物月”活动需求,该中心以“疏堵结合”的方式规范流动摊贩管理。一方面,联合执法部门劝离违规摊贩,保障县衙、文治阁、遏云楼等核心展区动线畅通;另一方面,引导摊贩入驻鼓楼北文化街区,提供统一规划的摊位区域。活动期间,鼓楼北街区汇聚了老照相馆、供销社等特色店铺及非遗美食摊位,将流动经营转化为集中式非遗市集,既解决市容问题,又保留非遗美食、手作的市井气息,形成“怀旧场景+规范经营”的特色业态。

同时,做好活动八大板块全流程场地协调工作,特别在鼓楼北观摩点,完成天幕搭建,优化花海景观及摊位布局,做好老照相馆等怀旧业态与非遗文创摊位串联,将该区域打造成融合怀旧场景与非遗文创的特色打卡点,成为活动期间展示古城保护与非遗活化结合的典范。

浚县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非遗保护成果与浚县古城发展的一次深度融合,我们通过环境提升、氛围营造和秩序维护,希望使游客在感受非遗‘青春活力’的同时,也能体验古城的历史底蕴与现代管理效能。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保护为先,活化利用’理念,推动非遗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