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猫头鹰幼鸟“落单”遇险 爱心市民与林业部门、 公安部门联手施救 2025年06月23日

本报讯 (记者 马龙歌)从发现到救援,从临时安置到专业养护,一场由市民主动发起、多部门迅速响应的生命救援行动,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幼鸟重获新生,生动诠释了全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温暖力量。

故事在6月18日下午淇滨区一小区绿化带拉开序幕。“这里有只不会飞的小猫头鹰!”热心市民发现一只猫头鹰幼鸟蜷缩在地后,没有贸然触碰,而是第一时间联系了相关部门。接到消息,市林业局工作人员郭鹏珍、刘立宏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民警杨洁、张光等迅速集结,组成“救援小队”赶赴现场。

只见猫头鹰幼鸟羽翼稀疏,颤巍巍地缩在草丛中,四周不见亲鸟踪迹。“它还不具备飞行能力,留在野外太危险了。”为防止猫头鹰幼鸟遭遇野猫袭击或脱水,救援人员立即用纸箱制作临时“安全屋”,小心翼翼地将猫头鹰幼鸟转移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这里,专业人员将为它提供科学喂养,直至其羽翼丰满、能够独立生存,再放归大自然。

“这次救援的高效,离不开市民的专业处置。”郭鹏珍感慨,以往发现野生动物,不少人会因好奇随意触碰,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懂得了科学救助。她特别提醒,幼鸟落地是学飞的正常现象,亲鸟往往在附近观察。发现类似情况,建议先保持安全距离观察1—2小时;确需救助时,务必佩戴手套、使用透气容器,并及时联系林业部门或森林警察,避免因不当干预危及动物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