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在美育中筑起红色长城 2025年06月26日

□宋盼盼

每逢七月,学生画架上张贴的鲜红党旗在晨光里散发着夺目光彩。调色盘中朱砂与曙红格外醒目,画笔之下,仿佛流淌着历史的脉动。在美术教学的天地里,我深知手中承载的不仅是颜料的调和与线条的勾勒,更是与时代血脉相连的深沉责任——以美育之泉浇灌少年心中爱党爱国的赤诚之苗。

中学美术课堂,是我引领学生心灵感知历史温度、追求崇高精神的起点。在欣赏课上,当油画《开国大典》那铺展天地的明丽红黄之色跃入眼帘时,恢宏气象扑面而来;当版画《人桥》中战士肩扛浮桥的刚毅身影在眼前定格时,那些粗砺而坚韧的线条,分明是血肉筑成的民族脊梁。学生欣赏时屏息凝神,蕴含着无声的敬仰。红色经典画作是历史的棱镜,透过它少年得以窥见信仰的星辰在苦难长夜中如何熠熠生辉。

在绘画课上,需引导学生将炽热的红色情怀倾注于笔尖。当学生选定以“抗日小英雄”为主题来创作时,我们首先查阅大量历史资料,了解小英雄的事迹,随后构思如何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去生动展现这些感人故事。小张同学想要描绘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并机智引开敌人的经典场景。起初她对画面的色彩运用把握得不够精准,导致画面有些平淡无奇。我便耐心分析,建议她通过巧妙的明暗对比来突出王二小的形象,同时衬托出紧张的氛围。这样的绘画实践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绘画技巧,更让红色精神在他们的心田里深深扎根。

我们还积极联系本市的红色教育基地,定期带领学生走进革命旧址,开展写生活动。在红色教育基地写生,巧妙地将红色文化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生能力,更让红色精神如春雨般滋润他们的心灵。庄严肃穆的抗日战争纪念馆里,学生们凝视着抗战武器,聆听讲解员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随后纷纷拿起画笔,将心中的无限敬意描绘在画纸上。

美育与红色教育的有机结合,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通过美育来开展红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从而培养他们深厚的爱党爱国情感。

在未来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将不断积极探索美育与红色教育结合的新方法、新途径,让丹青真正成为映照赤心的明镜,在美育的沃土中筑牢红色的精神长城。(作者单位: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