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海弘全流程数字化服务,让工厂跑出“加速度”。
“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电子产品制造的企业,过去我们在质量追溯、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海弘软件开发的HMES系统为建设数字化工厂提供了有力支持,最明显的几个优势:以前手动填写纸质版数据要很久,现在系统各模块紧密关联,自动记录数据并且支持永久储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海弘的功能模块设计也非常贴合我们实际的生产需求;海弘的项目团队在我们遇到问题时,响应速度特别快,还会根据我们的需求持续优化系统。”开发区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弘软件深度调研我市汽车电子电器产业链的特定需求,自主研发出 MES(制造执行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等核心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蓝图设计、软硬件集成、工厂实施、系统运维等全流程服务,可助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约25%,产品合格率提高约30%,呆滞库存降低约12%,数据实时刷新使统计工作量减少约80%。用全流程数字化服务,让工厂告别低效,靠技术让制造升级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海弘软件已服务100余家客户。
淬炼技术底气:“三星 计划”搭建智能制造人才成长阶梯
“我2022年毕业就加入公司,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太懂,好在公司有导师‘一对一’带着我,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特别关照我。我家离得远,公司直接给我安排了免费人才公寓,吃饭还有‘一元一餐’的福利。从刚入职的懵懂到现在成为团队的负责人,特别感谢公司的培养。”海弘软件研发部组长崔先生说。
星辰计划助新人成长、星火计划传经验、星光计划建梯队,这是海弘软件为搭建智能制造人才成长阶梯而打造的“三星计划”。
目前,海弘软件拥有百余名研发人员组建的信息化专业团队,其中90%以上的成员拥有5年以上制造业软件经验。同时,海弘软件与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共推产教融合新实践,公司专家入驻学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施案例教学,推行双聘互挂。
破局的关键,藏在人才梯队的平衡术里。
“我们聚焦本地人才孵化,以开放姿态促进人才多元融合。本地人才作为团队的稳定器,保障业务落地的连续性;外地人才作为新鲜血液,打破固化的工作模式,推动流程创新与跨界协作,避免人才‘孤岛效应’,让团队在稳定中始终保持活力,为走出鹤壁积蓄了核心动能。”海弘软件副总经理高向阳说。
释放智造力量:从开发区走向全球的蝶变
初创时的海弘软件,像一个精准卡位的齿轮。在开发区这片制造业土壤里,它以“在地化深耕”为生长根基。团队里熟悉本地产业肌理的工程师,带着系统走进工厂的各个车间,让HMES系统精准适配每一台生产设备的运行节奏。当本地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数字化工具显著提升时,这家企业已悄然完成从“技术追随者”到“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蝶变。
真正的跨越,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源于对全球化的主动拥抱与深度对接。海弘软件秉持着真诚、周到、高效、专业的服务理念,成功迈入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不仅如此,海弘软件的工程师凭借着为本地企业服务的经验,为国际化客户提供了量身定制的系统。从本地化数字化改造服务商跃升为国际市场的供应商,海弘软件用一个个落地案例证明,把根扎在产业实处,枝叶自然能伸展到世界各处。
海弘软件瞄准“客户全球化”,客户版图持续扩张,已累计助力超过100家智能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覆盖200余个车间,连接管理超过1万台设备。服务立讯精密、比亚迪等国内龙头企业,更覆盖土耳其安费诺等国际企业。在华北、华东、华南及欧美、非洲均设有服务中心,塞尔维亚、德国、美国等多地办事处落地,用全球化服务网络,让来自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能制造方案触达全球产业链。
“面向未来,我们正加速布局智能制造新赛道,深刻洞察线束、注塑、机加工、冲压、线缆、电子等离散制造行业工艺复杂、质量管控严苛的生产管理特点,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工业大数据技术。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强化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配套能力,加速企业实现产业智能化与管理信息化的双重跃迁,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