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山城区走马塘巷 提质改造迎蝶变 古巷焕发新活力 2025年08月05日

□本报记者 李明英

“以前就是条普通老巷,如今成了‘五美’巷!”7月30日,家住山城区走马塘巷、今年79岁的陈大爷望着汤河,感慨这条700米小巷的蝶变。临汤河、偎积善园的走马塘巷,既是省级传统村落陈家湾的“门面”,更以“五美”成为居民的幸福家园。

承继之美,巷名里的乡愁与根脉。“走马塘这名字就带着故事。”退休教师李先生指着巷口的铭牌说,巷名源自浙江宁波鄞州走马塘村,那是陈家湾陈氏先祖陈士逷(陈管三)的故乡。明朝永乐年间,陈士逷随军征战,后解甲归田定居于此。“这条巷子,就是我们这些陈姓后人寻根的念想,老祖宗的故事,得让娃娃们记住。”陈大爷补充道,巷名背后那份对先祖的纪念与故土的眷恋,如今通过文化墙、故事角生动呈现出来,成了居民口口相传的历史记忆。

景致之美,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改造后的走马塘巷,统一明清风格的建筑古韵盎然,与20余亩的积善园完美融合。汤河碧波环绕,花红柳绿,移步换景。“环境好了,心情也舒坦。早上遛弯儿,傍晚乘凉,日子过得像画一样。”居民王女士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昔日的寻常巷陌,如今蝶变为居民喜爱的“山城区最美小巷”。

底蕴之美,千年汤河滋养的历史积淀。“紧挨着千年汤河,守着六百年的老村,我们这儿是踩着‘历史’过日子。”在巷口开了多年商店的刘先生自豪地介绍,小巷东望明代李尚书府旧址,北眺肥泉村,千年文脉触手可及。“现在巷子里把这些老底子的东西都‘亮’出来了,讲孝善、说传承,游客爱听,我们住着也觉得特别有底气。”

文明之美,巷子里的“文化客厅”。忠孝故事、诗经文化、非遗项目、传说典故……走马塘巷巧妙地将完善服务设施与深厚的文明因子结合,以多种形式融入街角巷尾。“带孩子来学剪纸、听故事,周末有地儿去,还能长知识,比在家看电视强多了!”带女儿参加活动的市民李女士赞不绝口。这条小巷,已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学习园地、文化客厅和精神乐园。

精巧之美,方寸间的匠心与和谐。“连小角落都藏着巧心思!”摄影爱好者周先生指着《莲心向善》景观小品感叹。在巷子和游园建设中,《六合同春》《莲心向善》等精心设计的点位随处可见,点、线、面的布局流畅自然,寓意深厚。“这些设计让人静心,感受和谐。”居民吴先生的话点出匠心融入日常的魅力。

从古老街巷到“五美”幸福巷,走马塘巷的变迁是陈家湾焕发新活力的缩影。这条小巷,也正成为百姓心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