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邮储银行鹤壁市分行 织密县域反假货币防护网 激活乡村现金服务神经末梢 2025年09月02日

邮储银行鹤壁市分行工作人员为商户提供零钱包服务 魏素颖 摄

□本报记者 许燕琴 通讯员 魏素颖

“以前收到现金总担心是假的,现在村里有了反假货币工作站,邮储银行工作人员经常来教我们识假技巧,真是太方便了!”8月29日,在浚县卫溪街道西长村粮食收购点,村民王大爷拿着刚兑换的新钞,脸上满是笑容。这是邮储银行鹤壁市分行积极响应中国人民银行鹤壁市分行工作要求,优化农村现金服务,践行“现金为民”工作理念,深耕县域反假货币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年初以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国人民银行鹤壁市分行关于现金服务相关工作的指导要求,邮储银行鹤壁市分行迅速行动,将县域反假货币工作与农村现金服务优化紧密结合,以践行“现金为民”工作理念,打出一套“建站点、强机制、优服务”的组合拳。

在激活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方面,该行在我市重点乡(镇、街道)精心筛选出现金使用频繁、辐射范围广的典型行政村,依托现有资源,建设标准化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每个工作站均配备“五有”设施,即有专职联络员、识假培训资料、反假宣传展架、货币真伪鉴别工具及残损币临时收纳袋等,邮储银行专职联络员定期上门为村民提供识假指导、残损币兑换、现金知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为让工作站真正“活起来”,该行组建了由支行客户经理、网点业务骨干组成的反假宣传先锋队,每月定期深入工作站所在村及附近村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实物讲解+案例分析”的方式,教村民识别假币的“一看、二摸、三听、四测”技巧;针对农产品收购、集市交易等现金使用高频场景,现场展示新版人民币防伪特征;建立村民反假互助微信群,实时解答村民遇到的现金问题。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开展反假货币宣传培训活动56场,服务村民超2000人次。

在优化营业网点现金服务机制上,该行重点实施柜面残损币定期清缴机制,破解县域网点残损币积压、群众兑换不便的难题。制定残损币定期清缴操作细则,明确各网点每月5日、20日为残损币集中清缴日,通过内部调拨系统将网点库存残损币统一归集至县级支行现金业务库,县级支行现金业务库进行分类整理、全额清分后,及时上缴市分行现金业务库,实现“网点零积压、流通零风险”;在网点设立残损币兑换窗口,配备残损币兑换尺、放大镜等工具,对群众持有的撕裂、污染、褪色等残损币,积极提供兑换服务;针对网点附近商户实施网格化服务,不定期组织不当班柜员逐户走访周边商户,开展商户库存现金“清仓换新”活动,建立商圈现金服务微信群,针对商户现金数额较大或有特殊情况的,提供上门收纳服务,把客户库存现金中不宜流通人民币换成原封新币或方便客户找零所需的零钞新币,提高商户库存现金清洁度及现金服务能力。

“以前家里攒了不少残损币,去网点兑换总怕麻烦,现在有了兑换窗口,工作人员还帮我仔细清点,一会儿就换好了新钱。”淇县高村镇新乡屯村村民李大妈的经历,正是该行实施残损币定期清缴机制成效的真实写照。据统计,该行自实施残损币定期清缴机制以来,县域网点月均清缴残损币金额较此前提升40%,群众满意度98%以上。

邮储银行鹤壁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紧跟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部署,深刻把握反假货币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践行“现金为民”工作理念,提升公众防伪反假能力。同时优化残损币清缴流程,探索“线上预约+上门收缴”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安全的现金服务,为优化我市县域现金流通环境、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