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浚县
- 我市组织开展科技服务综合体培训交流
- 淇滨区天山路街道
- 开发区渤海路街道
- 河南能源集团鹤壁煤化工有限公司
-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七里铺村
- 关注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鹤壁南部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凝心聚力忙招商
- 鹤壁丰鹤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本报首席记者 王帅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旨在倡导全社会关注结核病防治,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共同终结结核病流行。
结核病过去叫“痨病”,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我国估算结核病发病数排第3位,低于印度(295万人)和印度尼西亚(96.9万人)。每年,我国依然有超过80万的新发结核病患者,结核病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3月19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常建华,解答市民关心的一些结核病防治问题。
结核病症状和传播 途径主要有哪些?
考古学证据表明,距今7000年以前的古代就已经有结核性疾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除毛发、牙齿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肺结核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的主要类型。
肺结核的症状常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痰菌阳性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大声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可以排出许多带有结核菌的飞沫,飞沫悬浮在空气中,或者患者咳出的带菌痰落在地面干燥后随尘埃飘起,如被健康人吸入肺内,可以导致结核感染,一旦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有可能引起发病。
结核病还可通过消化道传播,比如健康人群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生牛奶,也可感染。
咳嗽、咳痰2周以上 或咯血,是不是得了肺结核?
如果咳嗽、咳痰大于两周,或痰中带血,就应该高度怀疑得了结核病,需尽快就诊。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国家倡导普通肺结核患者诊治不出县,耐药肺结核患者则需到市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我市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是鹤壁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联系电话2620355;浚县疾控中心,联系电话2157234;淇县疾控中心,联系电话7254356。
肺结核可防、可治愈。目前,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和治疗方案。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大多数结核病都可以得到治愈。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 有哪些?
一是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但是婴幼儿接种了卡介苗并不等于绝对不会患结核病,而是使其患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即使患了病,其病情程度也会较轻。卡介苗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结核病预防的疫苗,也称“人生第一针”,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但卡介苗的作用有明显的局限性,只对儿童预防结核杆菌感染有效,不适用于成人。另外,卡介苗最主要的作用是有效减少了儿童重症结核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结核病死率。
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时避让他人、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勤洗手、戴口罩、勤开窗、合理膳食、不熬夜、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是预防性治疗。一些特定人群感染结核杆菌后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病的风险,保护率可达到80%。
结核病防治应避免 哪些情况发生?
1.结核病不治疗也能自愈?
人群感染结核杆菌后可能不出现症状,结核分枝杆菌可以在人体内长期存活而不发病,称为结核潜伏感染,潜伏感染者中将有5%~10%会在其一生中某个时刻,因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而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且大部分发生在初次感染后5年内。如果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结核分枝杆菌就会大量繁殖,出现临床上结核病相关症状,所以得了结核病一定要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2.症状好转后可以停药或减药?
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短时间的用药后症状虽然能缓解甚至消失,但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并没有被完全杀灭。患者一旦擅自停药或减药,未被杀灭的结核杆菌就可以再次大量繁殖,很容易复发。而用药不规范或未完成疗程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耐药的主要因素。
3.病情一旦复发,自行服用以前的治疗用药即可?
复发的结核病患者应尽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根据医生最新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而不能自行服用以前的治疗用药。
4.出现不良反应后应立即停药或换药?
在治疗过程中,有些结核病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时候患者不要自行中断治疗或改变治疗方案,否则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可能导致耐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应该向医生求助,由医生来做出综合判定。
5.与肺结核患者分碗筷就可防止被传染?
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如果家里发现有人患上肺结核,其家人往往只注重与肺结核患者分碗筷,而忽视其他更有效和重要的预防措施,比如室内通风,主动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避让他人、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等。另外,对于配偶,如果有条件应分居室,没有条件的可以头尾睡。
6.长期服药可以防止结核病复发?
这个理解是错误的,肺结核的治疗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开始和终止服药,服药期间要定期到医院随访,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指导。
7.中药偏方能治愈结核病?
单用中药是不能治愈结核病的,只有在正规化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疗效才能更胜一筹。
8.新药和贵药的效果更好?
患者不要盲目偏信药品广告,以为新药、贵药就一定是好药,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和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甚至延误治疗时机而加重病情。
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近年来,我市做了大量工作,对重点人群如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群体开展主动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患者总数。免费为患者、密切接触者提供痰病原学检查、胸部放射线检查和一线抗结核药品等,降低家庭经济负担,有效控制结核病流行。
目前,西部山区和东部地区属高发地区,另外普通患者不规范治疗造成的耐药问题比较突出,而耐药结核病治疗起来难度大、费用高、疗程长,治愈率低(治愈率不到50%)、死亡率较高,是因病致贫的主要病种之一。在耐药结核病防治方面,我市扩大了耐药筛查人群,并引入新的诊断技术开展快速诊断,争取医保政策支持,减少因病致贫情况发生。学校结核病疫情时有发生,为此,在学校结核病防控方面,坚持开展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和教职员工的结核病筛查,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学校对结核病的认知能力和防控能力。
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比较薄弱,知识知晓率还没达到85%的规划指标要求。加大结核病防治宣传力度,减少疾病传播和影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有哪些?
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咯血,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肺结核病的传播;
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6.学生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7.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8.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9.学校发生肺结核疫情后,会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同班同学、同宿舍同学、教师)开展结核病筛查,以发现潜在的患者和感染者,师生应配合接受筛查;
10.要关爱患肺结核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