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赵宏宇在调研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时强调
- 50余位书法家来鹤参观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鹤壁巡展)
- 淇滨区
- 浚县纪委监委助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古韵今风 联墨共赏
本报讯 (记者 杨诗捷)书法传情,楹联达意。4月7日上午,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秘书长、西泠印社理事刘洪洋带领50余位书法家来鹤参观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鹤壁巡展)。
一入展厅,书法家们就围拢在刘洪洋身边,认真聆听他对作品的评价。“看这副楹联。”刘洪洋指向展厅内贺前进的作品说,“实相无言意气已乎心不动,清时有味荷花未谢桂将开。”大家将目光聚焦于这副作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和笔势,细细品鉴。
“看这一联的写法妙在何处?”刘洪洋抛出问题,观展的书法家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花’字写得实在是好”“线条的组合灵动活跃,起笔收笔自然流畅”……听了大家的发言后,刘洪洋不吝赞赏:“说得好,‘荷花’两个字的运笔颇有意趣,使得两个字呈现半包围的状态,创意十足。”
刘洪洋带领大家细致品鉴作品,欣赏每副作品的独到之处,品味书法的韵味。“这届入展作品风格多样、变化万千,有的小巧雅致、精细秀气,有的连绵不断、飘逸自由,有的刚健有力、古朴稳重,有的笔墨浑厚、大气磅礴。”刘洪洋说,书法是中华民族内在生命精神的体现,与民族的精神血脉紧密相连,一笔一画都蕴含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精髓。传统书法艺术以其独有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前来观展的吉林书法家周德双兴致勃勃,对展馆的作品连连称赞。他的作品“暂就清溪照须鬓,自寻白石养菖蒲”入选了此次展览,他介绍:“这副楹联中,我对‘自’字最为满意,因为‘自’有自由之意,我特意没有将‘自’字最后一笔封上口,以此表达畅快自如的心境。”
跟随刘洪洋前来观展的吉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邸杰宜对此次展会大加赞誉。“一入展馆,我就被满目的书法作品震撼到了,263副楹联书法作品风格多变,既承接传统有古朴之意,又创新改变颇有新意。”
“此次观展体验非常好,尤其是鹤壁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鹤壁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民风淳朴,是一座既有历史底蕴又具有现代感的城市。希望将来能够在鹤壁见到更多带有书法元素的建筑、景观,让书法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润泽群众生活。”刘洪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