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打造“安家淇滨·共建睦邻”品牌

□本报记者 李丹丹 通讯员 丁小芳

今年年初以来,淇滨区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讲新修睦、亲仁善邻”要求,在全区范围开展“四大提升”行动,以组织为基、网格为纲、物业为核、平安为底赋能社区治理,打造“安家淇滨·共建睦邻”城市党建品牌。

开展“支部赋能·友好邻里”行动。聚焦重点任务,制定建设硬标准。围绕抓党建、强治理、优服务,明确建设支部过硬社区、共建共享社区、平安法治社区、幸福和谐社区、宜业兴业社区等5个方面27项具体任务,全区47个社区实现“五星”支部创建全覆盖。实行组织联建,激发共建行动力。组织社区与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实现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驻区单位联处共商。目前,全区成立社区党委20个、党总支8个、区域化党建联盟20个,吸纳各类共建单位216个。优化考评方式,调动晋级积极性。把“五星”支部创建纳入年底综合考评,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足额兑付“五星”支部创建奖励经费,对创成“三星”及以上支部进行表彰宣传,激励支部争星晋级。

开展“红网实格·一呼即应”行动。一方面,吸纳“合伙人”,壮大网格力量。整合“网格+商圈”资源,建立“社区合伙人”制度,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头人,通过“时间银行”积分兑换、空间共享共营,鼓励辖区单位、爱心商家、专业人才等社会资源,提供“一老一小”照料、青壮年就业等服务。目前,已开展合伙项目50余个,受益群众30余万人。另一方面,举办“邻里节”,优化网格活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医务工作者、青年志愿者、文艺工作者、离退休干部等志愿服务力量,为居民提供义诊、美妆剪发、文化展演、政策宣传等便民服务,营造邻里守望相助良好氛围。

开展“红色物业·情暖淇滨”行动。一是明确各级职责。制定城管、住建、民政、物业服务企业、消防等部门职责清单,落实“管理进小区、执法进小区”;建立社区议事协商机制,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网格分包单位、业主代表等定期开展议事协商,引导业主自治管理,监督业主委员会运作。如清华园社区构建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议事协商机制,实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二是扩大专业覆盖。开展业主委员会全覆盖专项行动,探索“信托制”、国有物业服务企业打包管理等模式,扩大住宅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实现新建小区专业化物业全覆盖。目前,已成立红色业委会(物管委)83个。三是强化物业监管。建立业委会向党组织定期报告和小区物业“三公开”机制,每季度对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街道社区分管物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升物业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开展物业服务企业招投标合同“回头看”,建立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多层级考核评价、联席会议长效机制,实现物业服务企业精准动态监管。

开展“联防联控·守护平安”行动。一是全覆盖走访调研。采取“组团式走访+网格化推进”模式,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走访调研,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与安全整治等“敲门行动”,实时普及消防安全、治安防范等法律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目前,全区参与大走访党员干部3000余人,累计走访企业和居民2000余户。二是拉网式排查整治。汇总各行业领域安全稳定清单,成立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三个工作专班,重点排查商铺、车站、学校等重点部位和居民小区消防、电动车违规充电、物业管理、出租屋流动人口管控、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问题,建立信息互联互通、会商研判、挂图作战、交办督导等闭环处置机制,实施清单化、动态化台账管理,全面排查整治各类矛盾风险隐患。今年年初以来,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7起,消除风险隐患348处。

2024-04-16 1 1 06 鹤壁日报 content_5097.html 1 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打造“安家淇滨·共建睦邻”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