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标题导航

绿色宝山新“质感”

宝山经开区“智慧大脑”——智慧宝山 本报记者 张宁 摄
省级智能工厂鹤壁龙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 陈煜杭 摄
鹤壁煤化工高压配电室里5G+智能机器人正在巡检本报记者 张宁 摄

□本报首席记者 常凯 记者 张婷媛

这里,33.31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上,正集聚起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里,在产业的“退”与“进”、空间的“迁”与“扩”中,功能性新材料产业荣获全省最具发展潜力产业链“金星奖”,成为一方高质量发展的热土。

这里,自身深度转型的“小齿轮”挂上国家战略的“大齿轮”,获评了省级绿色工业园区,成为“颜值”与产值兼具,焕发着“绿能量”的沃土。

作为鹤壁的产业高地、财源重地、绿色宝地,产业发展的格局与能级,决定了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宝山经开区)带给人们的“想象空间”究竟能有多大。5月8日,记者走进宝山经开区,感受33.31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释放出的新“质感”。

新在何处?

以绿色理念、循环经济把准向“新”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初夏,走进宝山经开区,蓝天白云,绿草如茵。

大储罐、冷却塔、换热器等生产设备高高矗立,却并不见浓烟升起;耳边机器轰鸣声不断,空气中却闻不到丝毫刺鼻气味。

这里是一座“不一样”的化工园区。

“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绿色低碳循环生产。”宝山经开区工信科技局局长马爱娟一语道破,绿色,一直是宝山经开区在高质量发展中追求的“底色”。

从道路廊道绿化、公园游园建设,到花园式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矿山修复,宝山经开区在生态环境绿色化上的高颜值日益凸显,但整个园区真正的“绿底色”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废弃资源循环化利用等方面的多点发力才得以绘就。

——在产业绿色化方面,宝山经开区重点发展功能性新材料产业、日用化工产业、橡胶助剂产业和生物化工产业,已经集聚了鹤壁煤化工、赞宇科技、美瑞科技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形成“煤炭—甲醇—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循环产业链条并不断向下游延伸,致力于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在资源利用绿色化方面,宝山经开区配套建设公共管廊,使原料、蒸汽、净水、污水都能实现封闭化、管道化运输,既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减少废物排放,打造化工园区循环经济新型生产模式。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级处理、循环利用,废液通过精馏工艺提取化工产品,废渣用于生产新型建材;废水经企业预处理后统一排入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集中处理,处理后中水实现全部回用;废气二氧化碳回收用于制造食品级二氧化碳;废气硫化氢用于生产硫酸,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净”。

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又触摸到新经济发展脉搏,宝山经开区聚力“双碳”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色中“绿意”越来越浓。

质从何来?

以数智技术夯实“新”支撑

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数智技术的集成迭代与扩散,为推动数智融合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关键驱动力。在宝山经开区,坚持科技创新,将数智技术嵌入产业链关键环节,不仅全面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

在鹤壁煤化工高压配电室里,32台配电柜在持续运转,一台智能机器人在不停巡检,并将实时数据上传服务器。

“高压配电室是全厂区的电力枢纽,以前我们几个人三班倒巡检,但只是检查柜外的情况,柜内的细微变化肉眼不能及时发现。”鹤壁煤化工运行班长孙文强介绍,自从今年3月底5G+智能机器人巡检项目成功投入运行,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

“滑轨机器人在拥有配电柜电流电压检测、红外测温、有毒气体检测、视频监控等功能的基础上,还配置了智能分析模型和手机信息推送等功能,实现了高压配电间24小时全天候无人自动巡检。”孙文强笑着说,“别看机器人小,但它显著提高了设备巡检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真的有大用处!”

不只是在高压配电室,近3年,鹤壁煤化工还相继投入1.07亿元用于设备更新改造,3万余台智能化仪表接入自动控制系统,生产数据自动化采集率超过95%,实现了生产流程中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性等参数全流程监控、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自控投用率达到90%。

“老牌”的鹤壁煤化工以智能化改造焕发了新动能,“新晋”的龙头企业河南赞宇科技有限公司同样科技感满满。

一桶洗洁精,从生产、灌装、封闭到进入仓库进行立体存放,再到出库时的自动存取、物料追溯、一键盘库,众多工序环节不需一人,全自动化的运行,让记者在采访时连连称赞。

“我们的全自动洗洁精灌装线每小时能灌装6000瓶,智能化的设备不仅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更彰显着企业的竞争力。”赞宇科技工作人员王彬说。

5月8日,鹤壁龙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智能工厂,企业安全可控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装备,实现了聚甲醛厂区的生产作业智能化。

不仅仅是园区内的企业“八仙过海”,宝山经开区还为整个园区搭建了“智慧大脑”。

911个传感器、271个摄像头,再加上高空瞭望技术……走进宝山经开区南办公楼西侧,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智慧服务平台大厅,被大家称为“智慧宝山”。

“咱看到的是一块大屏,大屏上的实时画面、监测数据正是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核心技术,并根据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需求,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园区生产、经营、管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可实现一网通管、一网通办,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宝山经开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王凌云介绍。

如今的宝山经开区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也靠着数智赋能多了一份“质”胜未来的信心和底气。

力向何方?

以产业集聚构筑“新”链条

5月8日,碧空万里,站在高处俯瞰正在快速建设的美瑞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不禁感慨万千。

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这里车间成排、管道林立。再过一个月,这里将产出异氰酸酯、苯二胺、硝基苯胺等用于航空航天、高端医疗、特种装备等高精尖领域的新材料。

国内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领域唯一的上市公司美瑞新材在这里扬帆;国内表面活性剂和油脂化学品领域的龙头企业赞宇科技在这里发力;国内聚甲醛行业设计产能规模最大的鹤壁龙宇在这里深耕……

宝山经开区依托煤化工产业基础,经过多年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以现代化工为上游,延伸出以聚甲醛及其改性、聚氨酯、可降解材料三个系列产品为主体,光气化、气化岛为支撑,功能性新材料、日用化工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关联度达70%,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

一处处施工现场,发出奋起发展的强音;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掀起大干快上的热潮;一组组崭新的数据,见证着项目建设的新跨越,描绘着奔向中国高端化工材料新城的宏伟蓝图。

“哪有什么‘一夜功成’,其实都是‘百炼成钢’。”宝山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学民说,今天的宝山经开区,尽管早已走过创业阶段的艰辛,但新的战斗仍在继续。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新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引领宝山经开区发展的“指挥棒”、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俯瞰宝山,曾经的山岭丘壑间,一家家企业犹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因子,聚集在一起,焕发着不一样的新“质感”。

2024-05-11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6546.html 1 绿色宝山新“质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