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 孔昌生在安阳鹤壁调研时指出
- 获省级奖励资金3000万元
创新打造三级夜校 点亮群众夜生活
□本报记者 汪丽娜
来到淇县李氏木雕传习所,学员拿着木头精雕细琢,在学习艺术的同时放松身心;在淇县文化馆进行的急救知识培训,为学员带来了实用知识和技能;卫都街道西杨庄文化广场,村民在盘鼓培训课堂上认真学习打鼓技巧……
日前,淇县“青春π夜校”二期开班,县、乡、村三级联动发力,14门课程场场火爆,点亮了群众夜生活。
“青春π夜校”正以时尚的崭新姿态“闯”进人们的夜生活。这种“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新模式,正成为朝歌大地更多人丰富业余生活的新潮流。
“青春π夜校”何以火爆出圈?5月28日,记者到“青春π夜校”近距离了解这里成为市民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新技能理想选择的秘诀。
场场爆满,群众开启“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全新生活
“抢到课了没有?”“真是拼手速呀!”“课程太有意思了,什么时候开第三期啊?”近日,“青春π夜校”首期体验课的320个名额短时间内被“抢完”,第二期的530个名额也很抢手。
“孩子学习有少年宫,‘青春π夜校’相当于‘青年的少年宫’,报名火爆程度远超预期。”淇县文化馆馆长李志勇告诉记者,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好似青春包含无限可能。“青春π夜校”由淇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淇县文化馆承办,从2024年4月开课,陆续推出了不同种类的课程,畅想π精神、构思大梦想、享受无限青春。
李志勇介绍,“青春π夜校”以“做生活的艺术家”为主题,由县文化馆面向社会招募各艺术门类专业水平较高的音乐教师、非遗传承人、书法家、戏曲家等,以文化志愿者身份组建师资团队,为群众开启“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全新生活。
错峰学习成为时尚潮流,多重保障让夜校 变充电“绿洲”
“青春π夜校”推出的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活动,面向爱学习的朝歌人,尤其在走近中青年群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旨在为群众提供具有创新实用性的学习课程和文化交流平台,提高文化素养和社会交流能力。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