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4版: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 浚县自然资源局
- 淇县对农村公益事业重点村项目
- 淇县灵山街道
- 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开展安全生产月检查
- 宝山经开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
- 淇滨区金山街道纪工委
-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为师生讲授思政课
- 淇县西岗镇
- 鹤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
- 淇滨区长江路街道纪工委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活动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一)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也是一个人健康理念、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的综合体现。为不断提升全市居民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养成健康行为,提高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市疾控中心将持续推出健康素养系列宣传知识进行普及。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预防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不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能够恰当地认识、评价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
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个体应主动应对环境变化,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预防为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保健理念,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当前,我国面临着重大传染病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双重威胁。新发传染病和再发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慢性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因的88.5%,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无论是传染病还是慢性病,主要与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坚持预防为主,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首选策略和措施,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市疾控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