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向新而行 向实发力 绘就教育为民惠民新图景

(上接第一版)

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淇滨区持续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优化普惠性资源布局,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幼儿园服务半径、数量和规模,确保各区域配足配齐幼儿园,满足适龄人口入园需求。淇滨区在开办区实验幼儿园、漓江路幼儿园、钜新社区幼儿园、金山路幼儿园、淮河路幼儿园等5所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投资5000万元,在鹤壁科创新城又新建了其仁幼儿园、叮咚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截至目前,淇滨区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近3000个,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期盼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淇滨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实施城镇义务教育扩容工程。该区先后投入资金9亿多元,新建城区中小学13所,并对淇滨区黎阳小学等4所学校进行扩建。今年秋季,总投资8500万元、设计规模4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000余人的淇滨区珠江小学将投用招生,可有效解决城市学校大班额问题,解决居民就近入学问题。

推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针对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布点多、学生少、教育资源浪费等现状,自2019年起,淇滨区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将农村学校由原来的51所撤并到12所,使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资金5400万元,先后对金山办事处刘庄中心校、钜桥镇南海小学进行了寄宿制改扩建,有效解决了周边外出务工群众孩子无人看护等难题,把农村近郊的学生稳定在当地,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改善教学环境,数字校园创建率达到100%

教育项目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年来,淇滨区将教育项目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已投入近3000万元为农村学校修建塑胶操场、维护校舍、更新智慧黑板等设施设备,缩小城乡差距。

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操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走进淇滨区牟山小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各类基础设施令人眼前一亮。“现在学校条件越来越好了,图书馆、美术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说起自己就读的学校,学生李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以来,淇滨区在鹤壁科创新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上音实验鹤壁分校等学校。同时,配备专职保安、封闭走廊连廊和安装电子围栏、防冲撞隔离柱,建成全市首个区域防校园欺凌技能化示范项目;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达到100%,夯实校园安全基础,筑牢守护师生生命安全的“防护墙”。

近年来,淇滨区更新智慧黑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330余套,建成人工智能、校园电视台、VR等各类信息化功能室20余间、云桌面计算机教室24间,配备常态化“三个课堂”设备27套、录播教室25间,为27所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网络直播互动教室,全区市级数字校园创建率达到100%,省级数字校园标杆校达到14所、4星级数字校园达到16所。

加强队伍建设,本科以上学历教师 比例达到9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育最重要的投入是教师队伍建设,拥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年来,淇滨区高位推动,坚持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配置,教育保障达到新高度。自2009年起,该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300余名中小学教师,按照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使学校学科配备更加合理。截至目前,该区近2000名中小学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占到了教职工总数的67%,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5%。

同时,淇滨区强力推进名学校拓展、名校长塑造、名教师培养“三名”工程,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区现拥有市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300余名,占全区教职工总量的16%。同时,充分发挥20个名师工作室的优势,运用“示范课+专题讲座”的基本模式举办名师大讲堂,2023年以来,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送教下乡、名师讲堂、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200余场。

教育资源整合,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以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捆绑式考核的形式,淇滨区在稳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的同时,采取“总校+分校”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和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办学改革。

为缓解湘江中学招生压力,淇滨区首创“一校两区”的管理模式,即把齐贤中学作为湘江中学南校区,由湘江中学全盘托管,采取两个校区统一教育管理、统一教师配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质量检测等措施,促进南、北两个校区协调发展。

从2019年秋季起,淇滨区实施以城带乡,按照“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捆绑式考核”的总体思路,组织城区10所中小学与12所农村中小学“结亲联姻”,实现了城乡教育共同体全覆盖。

通过理念共享、师资互派、特色共创、教学共研、捆绑考核等,该区引导城区学校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学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优秀的师资队伍向所帮扶的农村学校倾斜,以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湘江中学、嵩山小学等6所学校成功入选河南教育名片学校,牟山小学、嵩山小学、福源小学被评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福源中学成功创建省第四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成为全市县区第一所省标准化管理示范校。

通过近几年来的规范发展,淇滨区的集团化办学、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办学模式,促进了城乡学校资源有效交融、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其中,湘江中学教育集团和嵩山小学教育共同体、明达小学教育共同体、牟山小学教育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先后入选全省首批、第二批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集团,淇滨区被认定为首批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

发展未有穷尽,奋进永不言止。新时代新征程上,淇滨区将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指导教育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北方美丽城市贡献人才力量。

2024-07-08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9651.html 1 向新而行 向实发力 绘就教育为民惠民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