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宏宇调研防汛工作时强调
- 浚县全力打好防汛减灾攻坚战
- 市财政局
用心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王凤侠 通讯员 孙君丽
“有了老年食堂后,我们吃饭方便多了,还能和大家一起交流解闷。”7月9日中午时分,正在鹤山区中山老年食堂吃午饭的老人杨用枝说。
“自今年4月份开业以来,老年食堂就受到了附近老年群体的欢迎,除了需要送餐上门的20位老人以外,食堂每天还能接待100多位老人。”食堂负责人刘坤说。
开办老年食堂是鹤山区探索破解老年人“吃饭难”的养老问题、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的一次生动实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鹤山区民政局从“院内养老全面提质、家门口养老多元供给、居家养老贴心便捷”等方面发力,逐步构建起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努力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有温度的养老服务。
加大设施投入,提升老年人获得感
新闻回放:清晨,家住河西社区的高先生走出家门,步行5分钟就来到河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这里既有娱乐设施,又有图书可以翻阅。“我就住在旁边的小区,这个日间照料中心丰富了小区老人的日常生活,也为年轻人减轻了生活压力。”高先生日常生活的变化,也是鹤山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生动写照。
新闻延伸:基本养老服务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如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满足养老需求?
近年来,鹤山区民政部门坚持把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抓手,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打造鹤山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智慧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该区已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即1个区级特困养老机构、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设施面积1.86万平方米。街道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满足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新闻回放:鹤山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孙永根老人谈及自己养老院的生活,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上午练练书法做做手工,中午和伙计们一起吃饭,下午锻炼锻炼身体,生活充实又幸福。”
新闻延伸:为更好地应对“银发潮”,保障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鹤山区投入资金改善养老服务机构环境,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