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标题导航

逐绿而行 向绿而兴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凤侠

绿色是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的底色。

盛夏时节的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河碧波穿城而过,绿随河走,水清景美,绿环水绕,公园、游园、绿地星罗棋布,一步一景、一园一品,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这是示范区逐绿而行、久久为功,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绿色福利”。

而这“绿色福利”的背后,是示范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示范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路绿一体”“水绿相融”,织密生态绿网,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加法”增绿 厚植生态底色

“突然发现这里的渠化岛种了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草,等红绿灯的时候看着这些花花草草,心情也会变得舒畅。”近日,骑车经过示范区泰山路与淇水关路交叉口的市民陈先生,对改造升级后的渠化岛赞不绝口。

绿色,一向是示范区最鲜明的底色。

公园绿地、街头绿植、沿河沿路防护绿化带……为不断增加城市绿量,示范区以实施公园绿化、廊道绿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为重点,对城市边角地、主次干道、道路渠化岛等进行提升和美化彩化,见土钉绿、沿路补绿,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让绿色延伸到城区的边边角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绿植多样、绿量充沛、景观优美的城市空间景观绿化格局。

“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已投入资金760余万元,完成了淇水大道、淇水关路等6条道路,泰山路与淇水关路交叉口、南海路与鹤淇大道交叉口等7个街角,以及泰山路与淇水大道交叉口等13个路口渠化岛的彩化绿化美化工作,补植乔木灌木1000余株,进一步扮靓了城区道路景观。”示范区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园林建设科相关负责人李耀宇说。

截至目前,示范区绿化覆盖率达5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4.73平方米,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的美丽画面照进现实。

“减法”治污 夯实绿色根基

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既要做好增绿的“加法”,还要做好碳排放的“减法”。

一个个向绿而生、创新驱动的重大项目,成为示范区做好“减法”的重要抓手。

鹤壁耕德电子有限公司将喷涂车间的环保设备升级为“沸石转轮+催化燃烧”处理工艺,改造后,废气处理率提升至95%;河南垂天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积极打造花园式厂区,有效改善厂区环境;鹤壁恒达商砼有限公司新增除尘设施、料仓大门自动感应设施、自动感应式高压清洗装置,减少了废气排放与扬尘污染……

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从源头上实现了减排。

“为推动减排增效,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治污设施升级改造,坚持无组织排放达标,建立示范区涉气总量清单库,为新建项目涉气量做足准备;加强新建项目环评审批,强化市场准入机制,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对新建项目提高治污要求,加验环保设施,为之后的项目腾出更多环境容量。”示范区科技工信局局长肖清彬说。

(下转第二版)

2024-07-17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1 1 01 鹤壁日报 content_10046.html 1 逐绿而行 向绿而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