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版:要闻
标题导航
- 习近平给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回信强调
- 浚县设置“企业驿站”服务专区
- 我市加强“一卡通”管理,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 淇县扎实推进爱心驿站建设
- 市市场监管局多点发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淇县扎实推进爱心驿站建设
让户外劳动者处处有“家”
□本报记者 杨诗捷 徐嘉秀
“今天的绿豆汤真好喝,清凉解暑!”7月22日9时30分,环卫工人王保利来到淇县朝歌街道稻香社区工会爱心驿站休息,“我扫西三路,离这里不远,走路5分钟就到了。今天天气太热,所以扫完地我就赶紧过来接点水喝,再歇歇脚。”
“我给您多盛一些,一会儿打扫热了,可以喝点儿消消暑。”现在正值环卫工人休息的高峰期,稻香社区党支部书记邢国栋在一旁为他们打水,“周边的环卫工人一般会在上午10点左右结伴来休息,社区工作人员都会提前为他们准备好热水、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消暑物品。”
累了能歇脚、饿了能热饭、渴了能饮水、热了能纳凉……一个个暖心场景在淇县的各个爱心驿站时时能看到。近年来,淇县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积极回应户外劳动者诉求,扎实做好户外劳动者驿站“建”“用”“管”“广”四篇文章,为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快递小哥、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搭建起“街头之家”,也让工会爱心驿站在朝歌古城“遍地开花”。
多方合作共建共享
做好“建”的文章
淇县总工会遵循“工会主导、多方共建,突出应用、综合规划,建管结合、规范服务”的基本建设原则,打造了“15分钟共享服务圈”。在驿站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淇县总工会立足于工会搭台,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公益品牌,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三种建设类型:依托各为民服务大厅、重点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便民警务站、金融机构等窗口单位建设驿站,在服务群众的同时,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场所,实现了资源共享。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