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让户外劳动者处处有“家”

(上接第一版)

“目前,淇县总工会在县城主要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等处建成了58座工会驿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户外劳动者休息站点网络,实现对户外劳动者‘步行15分钟’的无缝服务。”淇县总工会负责人介绍,其中,3座是集智能化管理与自助式服务于一体的24小时智能化驿站。在原有的便民服务功能上,智能驿站增加了24小时无人值守服务,新增了智能门禁系统、物联网等管理设备,户外劳动者微信扫码实名认证后即可自由出入。“现在的工会爱心驿站可高科技了!一扫脸,门就开了。”环卫工人李天兰提起智能门禁系统连连赞叹。

多措并举优化服务

做好“用”的文章

“对标工会爱心驿站‘六有’建设标准,我们高标准打造了‘有固定的空间场所、有统一的标识名称、有健全的服务设施、有完善的服务功能、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确定的人员管理’的爱心驿站。爱心驿站内常备药箱、微波炉、电子血压计,设置有手机充电站等,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淇县雨露社区党支部书记岳晓霞介绍。

“我们秉承‘一张笑脸、一杯热水、一张凳子、一声问候、一份温暖、一声记挂’的‘六个一’服务理念,以最优服务、最佳态度为广大户外劳动者送温暖、送安康。”淇县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志强说。

工会爱心驿站是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处、补给站、休息室。淇县总工会在重点解决户外劳动者饮水、就餐、避雨防暑、休息等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围绕权益维护、困难帮扶等工会职责,开展送温暖等各类主题活动,丰富站点工作内容,提升站点服务效能,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

分级负责建章立制

做好“管”的文章

为切实将好事办好,强化爱心驿站规范化管理,淇县总工会出台相关规定,对各驿站实行星级动态管理。“按照驿站场地基础条件、物品配备、人员管理、服务质量提升等情况,分别设置了三星、四星、五星三个层级,鼓励各座驿站积极创建,提升服务水平,并根据层级对各驿站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淇县总工会负责人介绍。

另外,淇县总工会还建立驿站管理员负责制,以当好“店小二”、提供五星级服务为目标,明确管理任务,细化服务标准,实行分级考核和奖励。爱心驿站实行统一标识,制定了规范服务公约,建立使用情况台账,实行驿站站长负责制,实现了电子地图显示及网上定位查询功能。“户外劳动者需要休息时,可以上网查询最近的爱心驿站,电子地图上能清晰地显示淇县每座爱心驿站的位置。根据地图指引,户外劳动者可以轻松地找到休息的地方。”淇县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曲建英说。

转变理念拓展延伸

做好“广”的文章

户外劳动者在哪里,驿站就建在哪里。淇县总工会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从县城中心辐射周边,服务站点精准定位、“开花结果”,县域内实现了全覆盖。

“结合社区职工家庭及周边企业职工双休日、寒暑假无人照管孩子的需求,我们社区在爱心驿站里办起了‘爱心托管班’,通过既‘托’又‘管’还‘教’的服务方式,帮助社区职工破解因工作忙子女无人看管的难题。”雨露社区工作人员焦梦梦说。

淇县总工会在扩大服务对象范围上用心用力。除了将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建筑工人、文明劝导员等户外劳动者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外,爱心驿站还创意推出了儿童托管、市民休憩等特色服务,将站点工作融入各项业务中,实现互促共进。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拓展延伸服务站点、发挥服务站点作用、规范服务站点管理运维、注重做好宣传工作等方面出实招、下功夫,持续叫响工会‘爱心驿站’和‘温馨港湾’工作品牌,让更多户外劳动者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淇县总工会负责人表示。

2024-07-25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10422.html 1 让户外劳动者处处有“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