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四)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是一个人健康理念、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的综合体现。为不断推动全市居民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市疾控中心将持续开展健康素养系列宣传普及。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四条: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释义: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责任,发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应及时劝阻或举报。

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讲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实施垃圾分类。优先选择绿色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节约用水用电,适度使用空调,践行低碳出行。

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卫生,经常打扫室内、庭院卫生,不留卫生死角。厨房、厕所无异味。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分类。爱护公共环境,规范饲养宠物,做好宠物粪便清理,文体娱乐活动不扰民,共同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生活环境。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绿色消费,低碳出行,能助力减缓气候变化。老人、儿童、孕妇、疾病患者和户外工作人员是脆弱人群,要积极关注空气质量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极端天气下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变化并及时就医,重污染天气时尽量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高温热浪天气要尽量避暑和防止中暑,低温寒潮天气要注意保暖和防止冻伤,台风和暴雨天气要防范溺水等意外伤害。(市疾控中心供稿)

2024-08-14 1 1 04 鹤壁日报 content_11338.html 1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