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农科院组织开展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浚县高油酸花生三产融合技术示范培训
- 位于宝山经开区的鹤淇100兆瓦/200兆瓦时 集中式电化学储能项目运行良好
- 鹤山区文旅局精准把握“花”机遇打造旅游旺季
朝歌食品“味”来可期
□本报首席记者 常凯 范鑫 张心致
“一粒麦子”经过一系列精深加工,附加值最高可实现25倍增长;“一块鸡肉”做出的各类调理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越汇食品”依靠真材实料,3款单品成为全国销量冠军……在淇县,一个涵盖粮食精深加工、畜禽产品精深加工、调理肉制品、休闲食品饮品、地方特色食品5大板块、20余种产品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正在快速发展。2023年产值达到52亿元,占全市食品产业产值比重的63%。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食品产业发展新趋势、市场新需求,作为淇县主导产业之一的现代食品产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再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8月8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创新驱动
打好“科技牌”,
让产业“含绿量”“含金量”更足
河南飞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只是一家生产淀粉的粮食初加工企业,现如今该公司“新”意十足。
智能化无尘车间里,几乎看不到人的身影,离交装置、结晶罐、离心分离机、蒸发器等自动化设备正在有序运行,最终生产出医药级结晶果糖等产品。
飞天生物通过孜孜不倦的自主创新,已经嬗变成我省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产品种类最多的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尤其是该公司已经完成中试的阿洛酮糖产品,更是让“一粒麦子”的附加值实现了25倍的增长。
该公司与中科院天工所、浙江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入合作,在国内率先攻克小麦医药级淀粉糖、功能糖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形成了小麦绿色产品制造体系,填补了我国小麦绿色加工行业的空白。
当前,飞天生物正瞄准塔格糖、异构酶等增值空间更大、市场前景更广的新项目。他们还规划建设了飞天生物科技产业园,计划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其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功能稀少糖、替代蛋白和关键酶制剂生产基地,形成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生物医药和未来食品产业集群。
食品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飞天生物的“老树发新芽”,已经成为淇县不断做新做强现代食品产业的一个缩影。现如今,淇县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通过打好“科技牌”,助力现代食品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更足。
协同升级
走好“转型路”,
打造现代食品产业新势力
在淇县采访众多食品企业时,记者注意到发展劲头足的企业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在“转型路”上走得很坚定,既注重升级更新生产线,提质增效;又注重洞察消费者需求,强化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全自动供粉、配粉,高速膨化,离心脱油,再高速包装……在河南米立方食品有限公司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上,小米锅巴、麻花等低油、美味、健康的小零食,传输到外包车间,被包装成小袋。不久,这些小零食将出现在海南航空公司的飞机上。
米立方作为淇县现代食品产业休闲食品生产企业的“领头羊”,它的成长之路就是企业持续转型之路。
从小作坊到大厂房,从传统工艺到现代化设备,从传承“鹤壁老字号”到借助朝歌文化推出年轻潮流化的“朝歌寨”品牌,从与海南航空、海底捞、沃尔玛、良品铺子、零食很忙等知名企业合作,到先后进驻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一根麻花”实现了风靡全国。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升级,食品企业需要更加深入地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把握市场趋势、进行品类创新并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河南链多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就深谙此理。近年来,链多多坚持“健康化、方便化、内容化”的产品主义,抓住国内白羽肉鸡深加工产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机遇,积极顺应市场变化,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加快市场开发步伐,累计推出了160多种新产品,尤其是推出了面向年轻人、更懂年轻人的新品牌——“恋味儿”,更是广受年轻人的认可和欢迎。
如今,淇县的一个个老牌骨干食品企业从“待字闺中”变为“大众热捧”,越来越多的淇县食品被端上餐桌,进而带动整个食品产业实现了“接一强二连三”的崭新局面。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