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城区全力打造中试小镇
- 河南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公布
-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8%
- 浚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鲁宏系统门窗项目填补高分子材料门窗产品空白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6%
□本报记者 王凤侠
8月29日,走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热火朝天,处处彰显着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数据最具说服力。今年上半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1.35亿元、同比增长69.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8%。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6%,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1.4个百分点,撑起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一转带三化”
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仓储……走进河南辉铠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融入了每个生产环节,工厂充满浓浓的科技感。
“从2023年起,我们对研发、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构建了业务流程一体化、供应链高效协同的智能化管理体系。”河南辉铠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翔说,改造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工成本大幅降低。今年6月,该公司成功获评2024年河南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一转带三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源”。
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深入实施“一转带三化”行动,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建立研判工作机制,定期研判、分析、调度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走出去”考察学习、“请进来”共享发展的模式,推动中小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工业企业发展活力倍增,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上半年,示范区雨众食品成功获评“智能车间”;梦之源、辉耀电力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一转带三化’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示范区科技工信局局长肖清彬表示,当前,示范区正在积极聚合各方力量,发挥各方作用,用更精准的服务引导更多企业投身“一转带三化”转型实践,为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