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尚欣在十有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在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淇县、市生态环境局宣讲
- 市司法局构建“三横四纵”体系
-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三抓三促”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经验做法
- 市审计局常态化开展“网络党校——在线读书班”活动
健全机制 完善平台 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质量
□本报记者 杨诗捷
近年来,市司法局以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为牵引,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实体平台,提档升级市县两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不断健全涵盖实体热线网络三个平台、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三横四纵”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
高标规划部署。市委、市政府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专题研究,出台《鹤壁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24个单位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职责任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完善统筹机制。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将法律服务资源全面整合、归并管理,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综合接待岗”,形成了全业务、全链条统筹运行机制,构建起综合服务大格局。
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改造升级,集成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项目,实现“一扇门进来,一揽子通办”;全市各县区均已全面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同时在各乡镇和街道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构建“一刻钟法律服务圈”……市司法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接待、业务办理等5个功能区域,包含8个开放式接待窗口、18个功能室,法律服务各窗口“应驻尽驻”、各项服务一应俱全,让群众享受到“一站式、一体化、一条龙”的优质法律服务。
规范网点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乡镇与街道的公共法律服务站采取“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运作模式,村、社区的法律服务室则采用“专职人员+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的模式,确保专职专岗,使法律服务触角直达基层。“现在要咨询法律方面的问题都不用跑大老远了,在街道里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就能咨询,太方便了!”淇滨区九州路街道居民汪女士说。
公共法律服务触屏一体机、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联合“上岗”,为群众提供24小时在线的一对一视频法律咨询服务;建立市公共法律服务指挥平台,实现随时连线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发挥指挥调度作用……市司法局坚持用好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云”时代远程在线法律咨询模式,建立远程在线视频系统,律师化身“网上主播”,开展“屏对屏”在线法律咨询,为群众提供快捷服务。
“在微信群里天天能看到一些法律小知识。这些小知识都特别有趣,能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市民马先生说。市司法局聚焦群众法治需求,坚持公共属性,积极开展大众化服务,编印公共法律服务手册,汇集婚姻家庭、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群众常用的法律知识,广泛发放,让广大群众平时可学习、用时可参考,营造了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在全面升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构建、运用公共法律服务智慧平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促进公共法律服务更快捷、更高效、更优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曹京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