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六)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也是一个人健康理念、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的综合体现。为不断推动全市居民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养成健康行为,提高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市疾控中心将持续推出健康素养系列宣传。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六条: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释义: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关爱和帮助,这不仅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在工作、生活中,要接纳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鼓励和帮助他们和疾病作斗争。对精神障碍患者,要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患者的家庭成员要积极帮助他们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担负起日常照料和监护责任。对残疾人和康复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他们,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感染病原体的人员要给予理解、接纳和关心,不歧视、不排斥。

(市疾控中心供稿)

2024-09-04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12305.html 1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