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全市住建系统“质量月”活动暨建造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举行
- 浚县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
- 南部新城集团
- 市社保中心淇县分中心
关注成人肥胖 不再负“重”前行
肥胖,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它是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体内脂肪积聚过剩,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说到肥胖,必须知道“体重指数”(BMI,也称体质指数),它是衡量体重的第一把尺,我国根据BMI制定的成年人健康体重为18.5~23.9,小于18.5的为偏瘦;范围在24~27.9的为超重,大于28的为肥胖。计算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例如,你的体重是80公斤(kg),除以身高1.7米(m)的二次方,得到的是27.68,就是你的体重指数。
对“胖不胖”的判断,除了看“重不重”,还要看“腰粗不粗”,即使体重正常也要注意测量腰围。在我国,当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时,称为中心性肥胖(也叫腹型肥胖),临床表现为肚子大、腰粗,而四肢相对偏瘦。该类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始动因素和关键环节,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知晓了肥胖的评价标准,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下肥胖的其他相关知识。
一是肥胖的原因,主要受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药物因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大部分的肥胖由后天因素导致,如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加班、熬夜导致饮食节律改变、运动较少等。
二是肥胖一般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简单来讲,单纯性肥胖就是没有明显病因可寻的肥胖,最常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母体在妊娠期间发生过糖尿病,这时患儿也容易发生肥胖。继发性肥胖,是具有明确病因导致的肥胖。
三是肥胖不仅可以增加关节的负重,也是心血管系统损害、大脑缺氧、呼吸暂停、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男性不育、女性不孕)、心理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诱因和危险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肥胖呢?
一是了解肥胖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知识,有主动的健康意识。
二是单纯性肥胖者,要适量减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物多样化并合理搭配,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少盐少油,控糖限酒;适量食用养殖周期短的禽、畜、鱼类;在外就餐也不忘适量与平衡;选择适合身体情况的中等强度运动方式进行适量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打太极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练瑜伽、骑自行车等,避免熬夜。
三是继发性肥胖者,在积极检查原发疾病,给予对因治疗的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健康目标。
让我们一起知晓肥胖的相关知识,保持健康体重,享受健康人生。
(市疾控中心韩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