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中山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

在双向奔赴中架起民生连心桥

□本报记者 王凤侠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对于鹤山区中山路街道的36名人大代表来说,不是标语和口号,而是为民办实事的承诺。

今年年初以来,鹤山区中山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站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履职主阵地、服务群众连心桥、民意表达直通车、民智转化孵化器的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切为了人民的使命担当。

创新方式 让居民顺心

“多亏了街道的人大代表,这么快帮我们协调解决了漏水问题。”近日,惠民二区居民张香彩说。

惠民二区属于老旧小区,今年8月,群众反映落水管破损,影响了正常生活。区人大代表赵俊茹得知此事后,及时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协调共建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第一时间对居民楼的落水管进行了维修。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让服务更有温度、调解更快捷,中山路街道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创立了集学习教育、矛盾调处、居民议事等为一体的人大代表社区工作室——俊茹工作室,采用化被动为主动、化固定为移动、化个体为集体的“三化”工作法,突出抓前端、治未病,及时有效化解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这样的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下,群众“急难愁盼”和代表履职尽责实现双向奔赴,共同解决基层治理的“关键题”。

民事民议 让居民舒心

“能不能在广场上增加一些休闲座椅?”“遛狗要拴绳,而且要及时清理粪便。”9月13日下午,中山路街道法治广场长廊议事亭内,群众围坐在一起,就社区治理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区人大代表柳晓利把群众的意见一一记录,并不时和群众进一步沟通交流。

为让群众说事有渠道、议事接地气、办事更高效,中山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利用群众喜欢在广场上、凉亭下集中聊天的特点,把群众民主协商议事场所搬到法治广场长廊。每周五,让社区组织人大代表轮流到议事亭接待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共商共解难事,通过各方代表共同议、力量资源统筹用,在社区小事中找到最大公约数,让居民真正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广泛参与者和实践者。

以人为本 让居民暖心

“午饭已经送到,我都吃上了,你踏实上班吧。”9月18日13时,家在馨苑十区的75岁居民肖林给女儿打去电话。

老人因关节疼痛行走不便,吃饭成了大问题,再加上孩子工作忙,以前都是自己对付一口就算了,现在有了社区老年食堂,不出家门就能吃上可口的饭。

这一变化,正是该街道人大代表通过走访调研,为辖区居民解决实际民生问题的生动体现。

今年3月份,鹤山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联动监督动员会召开后,中山路街道人大代表提出了在社区建设老年食堂的想法。经过走访调研,街道了解到社区不少老人都有类似需求,特别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需求更迫切。

“群众需求的事,就是我们要努力干成的事。”区人大代表、中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利方说,经过各方资源的支持,社区老年大食堂于4月17日开业,主要提供入户送餐、上门做餐、辅助用餐等服务,进一步满足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中山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始终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谋划养老、医疗、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34个。其中,争取鹤山区颐养中心项目资金3200万元,建设配套的排水、供电、道路、医养设备等基础设施,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300名老人同时入住,将有效解决辖区老年人照料缺失等问题。

“我们将继续本着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难、解群众所忧的服务宗旨,引导人大代表做好社区服务,架起连心桥,办好群众事,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推动人大工作接地气、人大代表连民心。”黄利方表示。

2024-09-20 鹤山区中山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13086.html 1 在双向奔赴中架起民生连心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