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养创新活水 汇聚澎湃动能
□本报首席记者 常凯 李觊
提到淇河,你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
绿竹猗猗、水清如玉、蜿蜒徘徊,它犹如镶嵌在鹤壁版图中的一条玉带,温润着一座城;
文脉赓续、弦歌铮鸣、连绵不绝,它静静流淌出淇水卫风的厚重文韵,滋养着一方人;
而今天,我们可以从“新”看淇河——
10月16日上午,以“淇河”命名的省实验室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市在创新体系建设上再落关键一子,迈出了关键一步。
它为一座城注入了创新的源头活水,汇聚起创新的澎湃势能,扛起了“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创新大旗。
在淇河实验室揭牌之际,“云鹤”与您一起,且看淇河之畔涌动的“新”潮。
布关键之子,谋未来之局
谋篇布局,考验的是前瞻眼光。
发力创新,是时之所需,势之所向。当下,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发展制高点和经济竞争力就转向哪里,现代化高潮就兴起在哪里。
但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依托什么才能汇聚创新动能?
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承担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既是国家战略指向,也是创新制度建设必然之举,已成为各地发力创新的关键之子。
于我市而言,“云鹤”注意到,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明确指出,鹤壁正处于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正在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不是一句口号,而实施“第一战略”的基本逻辑,首先就是搭建一流创新平台、高能级创新平台。
自此,建设淇河实验室成为了我们谋划未来之局,加快转型发展,构建创新体系布下的关键之子。
有人会问,建设一个省实验室这样的创新平台有多大意义?实验室会研究什么?和普通老百姓有关系吗?
从“新”看以淇河命名的省实验室,就会发现它紧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十足,不仅和我们的产业转型、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还带来了诸多变化。
——产业“新”潮起来。
“云鹤”从市科技局获悉,淇河实验室聚焦功能性新材料领域,重点围绕镁基、生物医用两大新材料方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镁基新材料在交通运输、医疗器械、3C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镁电池材料不相容,高性能材料稀缺,二次手术、结构医用镁合金的强度低、塑性差等问题。
若能破解这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镁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淇河实验室的镁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就将重点攻关镁基储能材料智造技术、变形镁合金材料智造技术、生物医用镁合金材料智造技术、镁合金大型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等,研发世界领先技术,构建全球镁合金创新开发应用策源地,破解镁产业技术壁垒。”市科技局科技项目与创新平台建设科科长艾振国介绍。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