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202411/07/c03c555a-ec9f-4858-abd3-2150dabb698f.jpg.2)
- 市卫生健康委
- 市卫健系统
- 淇滨区人民检察院
- 宝山经开区特勤消防站
-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北国之春社区
- 南部新城集团联合示范区消防救援大队
-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北晨社区开展义诊活动
当好“健康守门人” 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全市人民
本报讯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发挥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的基础性作用。近日,在2023年度全省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中,我市获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加强领导,建立良好机制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强化管理、保障资金、强力推进。
市卫生健康委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协调工作组和专家组,进一步完善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持续推进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质增效。
落实服务,保障群众健康
加强乡镇卫生院提质升级和薄弱卫生院补短达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措施,明确职责,夯实了服务阵地基础。全市25家乡镇卫生院和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8家,达到基本标准32家。开展生命全周期服务,积极为群众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防治、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预防干预措施融入基层诊疗的全过程中,为群众同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干预、临床诊断治疗、随访管理、监测评估等一体化健康服务。
持续抓好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及公共卫生医师,为签约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等健康管理服务,打通医防结合“最后一公里”,保障群众健康权益。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实现防者能治、治者能防、多病共管,进一步增强了城乡居民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依从性和有效性。
强化培训,锻造优良技能
市县卫生健康委每年组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班,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政策、服务规范,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易出现的问题等内容进行详细培训。每年邀请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基层服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利用例会等对乡村医生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服务人员业务素质。
坚持指导,优化管理服务
联合财政部门对县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进行监督指导,足额落实各级财政补助经费,明确乡村两级分工,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切实落实村卫生室经费拨付。
加强项目综合管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模式,通过数据分析、查阅资料及个案核查,全方位进行项目绩效评价。针对省、市卫生健康委年度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并建立整改台账,确保整改有效果、工作有提升。
注重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积极开展项目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结合各种卫生宣传日,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意义及享受方式,有效提升广大群众知晓率,使广大群众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来。
截至目前,12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市实现县区全覆盖,全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据了解,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模式,切实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