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山城区聚焦合成生物产业,驶入新材料市场蓝海
- 和缘商贸坚持“成长在淇县、服务于淇县”理念
- 许昌20余家文化企业(单位)参展中原文博会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本报记者 王凤侠
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康养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社会救助兜底网越织越密……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幸福感”是鹤山区民生领域的一个关键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鹤山区始终践行“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持续统筹做好养老服务、城乡救助、社会组织管理、儿童、残疾人等社会福利政策落实,凝心聚力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民政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助力幸福银发新生活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鹤山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事关民生福祉,也是全社会的殷切期盼。
“俺每天都在这里吃饭,饭菜种类多,味道也好,还可以和大伙儿聊天,真是赶上享福的好时候了。”每天中午,鹤山区中山路街道马南社区居民郭桂红会早早到中山长者食堂等待。
一口热乎饭,温暖长者心。近年来,鹤山区着力加强社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设,高标准建设老年食堂,为老年群众提供一站式助餐服务,让老年人安享舌尖上的幸福“食”光。今年年初以来,鹤山区已建成老年助餐场所17处,其中,老年食堂9所、老年餐桌6所、老年助餐点2处,累计服务群众2000人次。
午饭后,郭桂红还会到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溜达一圈,看看书,锻炼锻炼身体。
面对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鹤山区民政部门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抓手,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智慧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目前鹤山区已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即1个区级特困养老机构、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3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设施面积1.86万平方米,街道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形成。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