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上接第一版)
实施适老化改造,托起居家享老“微幸福”
“我在这里被照顾得很好,卫生间安装了扶手,进出更方便了,还配备了可移动坐便椅、轮椅、四脚手杖,现在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近日,鹤山区中山路街道馨苑十区老人韩起生说起现在的生活连连称赞。
韩起生老人今年84岁,由于高龄、腿脚不便,生活上存在困难。2022年5月,鹤山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后,为其列出了详细的家庭改造清单。如今,改造完成后的居家生活让韩起生老人和他的家人都很安心。
居家改造一小步,幸福养老一大步。坐便椅、轮椅、四脚手杖等等,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解决了老年人“出行难、如厕难、洗澡难”等现实难题,切实让老年人居家养老舒心、子女在外放心。
为有效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环境,2022年,鹤山区全面启动适老化改造工作,并将其列入区重点民生实事任务,聚焦家庭困难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检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等5个方面41个改造单项,精细化制定“通用改造项目+个性化定制”的一户一策改造服务包,通过评估家庭环境、询问老人需求、测量基础数据,采取“一户一策”“一户一案”的改造方式,精心提供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和需求的改造服务。截至目前,鹤山区共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674户,为市定任务量的450%,居民满意率100%,让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开展社会救助,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4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72元;2023年,全区累计发放低保金1003.57万元、特困供养金和护理补贴131.65万元……在2023年鹤山区民政局工作“记事本”上,一组组数据分外吸睛。
数据的背后,是鹤山区民政系统牢记殷殷嘱托,倾情倾力兑现“困有所扶”庄严承诺的具体实践。
“多亏了党和政府帮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不然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鹤壁集镇孙圣沟村低保户李格枝说。据介绍,李格枝的大儿子谢天河及儿媳均患病,二儿子谢连河因病死亡。为了确保这个大家庭的生活能够持续下去,鹤壁集镇经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现已把李格枝及其大儿子谢天河一家三口都纳入了低保。
心系贫弱,传递温暖。近年来,鹤山区民政部门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持续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用心用情关爱困难群体,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通过实地走访、全面核查,与困难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亲切交谈,为困难群众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让一个又一个困难家庭渡过难关,重拾生活信心。
“坚实的社会保障,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底气’。接下来,我们将以‘幸福’养老为主题,以‘健康’养老为特色,以‘智慧’养老为统领,以‘六助’服务为抓手,推行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化、机制常态化、监督即时化、运营市场化‘四化’工作机制,积极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智慧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打造覆盖全区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努力在养老领域形成一套可复制的鹤山区养老服务发展模式。”鹤山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师文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