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今年全省红十字系统“5·8人道公益日”互联网筹资活动中,我市“博爱卫生站”项目筹款全省排名第一,经省红十字基金会批准
- 淇滨区黎阳路街道
- 开发区
- 淇县朝歌街道城东社区
发展新“夜”态 点亮夜经济
(上接第一版)
南海公园也是欣赏浚县古城夜景的好去处,画廊、古桥、河水、树木在灯光的装扮下更加美丽迷人,如诗如画。
而每到国庆节、春节等假期,浚县古城上演的“不夜黎阳”灯光秀引客无数,会随着音乐节奏“舞动”的灯光让游客流连忘返。
“浚县古城在夜色下更迷人,美丽的夜景让‘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风光更加具象化。”来自北京的游客陈先生一家特地选择夜游浚县古城,在他眼中,浚县古城的山水、古建筑等在灯光的映衬下犹如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据悉,为了更好打造特色夜景、培育夜游业态,浚县以文化遗迹为舞台,以天幕为帷幔,创意打造灯光美景、营造璀璨氛围,让古城越“夜”越美丽。
创新业态
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
“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身着汉服,来自河北的游客周女士行走在古城墙与亭台楼榭间,感受青砖黛瓦厚重的历史风韵,拍下一张张古装照片。
沿街而行,云溪里、青酒吧、翰林音乐酒吧等处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聚集地,台上,乐队唱响轻快的歌曲,台下,游客跟着节奏舞动。
县前街非遗集市,泥咕咕、布老虎、柳编等非遗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传统手工艺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的街边美食散发着香气,游人熙熙攘攘。在庙会烤肉、社火锅、晒咖啡等“运河人家”形象店,市民、游客边品尝地道美食,边了解浚县特色文化。
在华景国际酒店、隐沫酒店、共青驿民宿等处,游客留宿体验古朴雅致、一步一景的休闲与放松。
夜游浚县古城,多条街巷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和烟火气营造出古今同欢的文旅场景,让人沉醉其中。这也是浚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出文旅新业态、积极拥抱消费年轻化、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实现越“夜”越繁华的生动写照。
据悉,浚县高标准实施《浚县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打造古城“夜八点”文旅消费品牌行动方案》等,围绕“一核两轴四区三带”的古城功能分区布局,打造了以文治阁为中心,涵盖4条主街、8条小街、36条小巷的旅游核心区域,为进一步激发夜间文旅消费潜能、掀起夜经济消费热潮夯实了发展基础。同时,聚焦夜游、夜演、夜娱、夜食、夜购、夜宿等,围绕青年消费特点,打造多维度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先后建成特色消费场所300余家,研发文创产品30余种,80余项夜间开放文化旅游项目串珠成链,形成了新的文旅消费增长点。浚县古城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夜经济集聚区。
演艺常态
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
在夜色中,欣赏特色文化演艺活动,踏上一段寻访历史与文化之旅,让很多游客在浚县收获了沉浸式文旅体验。
在西城门广场观看舞龙表演,感受盛大隆重的迎宾礼,在街头偶遇古筝、吉他演奏,感受古城慢生活,跟着社火队伍行走,一路欣赏高跷、竹马、旱船等社火展演,和身着古装的舞蹈演员现场互动,在摊位前和非遗传承人学习非遗技艺……每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多个精彩的演艺节目在浚县古城景区精彩上演。这些行进式演艺有着高颜值、强互动、年轻化等标签,受到了众多市民、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好评。
为了让浚县古城景区夜生活好看又好玩,推动文旅业态从观光游览向沉浸式体验转变,以更多精品演艺项目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化创意创新,着力开展露天常态化演艺,不断创新演艺项目的内容和形式,使观众和演员、舞台融为一体,让观众在观演中参与互动,收获“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难忘体验。
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先后推出“千年运河·天下粮仓”光影秀、县衙断案非遗展演、黎阳鼓乐实景演绎、电音狂欢、社火巡游、街头艺术表演等夜间演出项目100余项,特别是在今年的“五一”“十一”假期举办的夜间电音狂欢活动,广受游客欢迎。
同时,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构建了“主题互动、全域宣传”的营销引流体系,线上制作发布高质量文旅推文、短视频和文旅宣传片,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推介浚县文旅资源,实现精准引流;线下推出“民俗大赏·玩转古城”“夜游古城·夜享生活”“‘浚’觅味道”等三大特色主题活动,满足不同客群的消费和休闲需求,有效增强浚县文旅的吸引力。
而在优化服务方面,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始终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创新机制,实施精细管理。成立古城文化旅游管理运营有限公司,采取“政府主导、国企运营、市场运作”的模式规范管理服务,常态化为游客提供问询问路、文明劝导、紧急救助、投诉处理等便民志愿服务,并注重智慧化管理,有效开展人流监控、预警分析及行程引导服务,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浚县温度”。
璀璨的夜景、多元的业态、精彩的演艺,构成了诗和远方最鲜活的表达方式、最温馨的“古城慢生活”图景,也让更多的一日游变成过夜游,更多的过夜游变成多日游。
浚县古城,值得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