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导航
- 淇县卫都街道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
- 浚州街道攻坚克难
- 驻村第一书记马志勇
- 大河涧乡毛连洞村
- 开展“冬日暖阳·巾帼关爱”活动
- 我市举行2024年森林消防专业技能大比武
- 大胡街道探索“1+8+N”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
大胡街道探索“1+8+N”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
打造调解品牌 融化矛盾坚冰
本报讯 (记者 张婷媛 通讯员 宋晓阳)“李婶,张婶,今天让你们俩来咱调解室,主要是拉拉家常、聊聊天儿,远亲不如近邻,话说开了以后还是好邻居……”这是近日山城区大胡街道大胡社区“小明说事儿”调解的一幕。
大胡街道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1+8+N”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护航辖区平安和谐稳定。
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为统领,打造立体化调解格局。该街道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构建“网格管理+综合协调+纠纷调处+事件分流+法律援助+多元力量”多功能一体化运行模式,打造标准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同时成立大胡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公、检、法、司、“两代表一委员”等相关部门及人员作用,打造品牌调解室,形成立体化调解格局。自成立以来,吸引社会志愿服务队伍3支110余人,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援助130余次。
8个社区矛盾纠纷调解阵地全覆盖,矛盾不上交。辖区8个社区均按照标准建设规范化矛盾调解室,发挥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行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三色调处机制,实现分流管理分类调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以N个品牌调解室为延伸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筑牢平安稳定底板。大胡街道聚焦个人品牌调解室建设,以有威望、有经验、有影响、有作用的“四有”为原则,深挖调解人才资源,个性化打造出一批以大胡社区“小明说事儿”、元泉社区“说三事评三理”、马庄社区“热心马大姐”等为代表的口碑好、威望高、专业性强的品牌调解室,全力构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矩阵。截至目前共调解矛盾纠纷160件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