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淇滨区泰山路街道广场社区

“三圈”融合 “圈”出居民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原昆鹏

今年年初以来,淇滨区泰山路街道广场社区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创建“安家淇滨,共建睦邻”和“五星”支部为依托,着力构建“多元党建圈”“社区治理圈”“和谐服务圈”,以“三圈”融合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真正把群众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夯基固本强堡垒

构建“多元党建圈”

“今年7月29日,社区与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鹤壁中支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多次联合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慰问、组织观影等活动。今年年初以来,广场社区联合市淇滨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慰问3次、人居环境整治8次、‘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4次……以传统节日为依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了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邻里氛围。”12月26日,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侯利娜说。

广场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以“党群共建、单位共建、社企共建”为载体,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积极扩大党建“朋友圈”,充分调动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联建单位等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进社区、进网格,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困难群众走访慰问、关爱独居老人等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形成治理强大合力。

多元主体共商议

构筑“社区治理圈”

广场社区建行南院9号楼建于2000年,由于年久失修,房顶彩钢瓦严重破损。为了解决该问题,社区协调物业公司拆除了该房顶彩钢瓦,因拆除后房顶周围没有矮墙,存在安全隐患引起居民不满。

广场社区党支部多次召集居民代表、小区党员、物业公司人员召开协商议事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居民代表赵清林、王明吉负责收齐本楼近两年的物业费后,统一交给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负责维修事宜。随后,物业公司对9号楼增设矮墙和下水管道等,得到9号楼居民的一致认可,大家还给物业公司送了“无私奉献排忧解难,贴心服务情系业主”字样的锦旗,表示感谢。

以广场社区党支部为“轴心”,将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物业企业、辖区企业等多元主体力量串联在党组织周围,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同商议,共建共治兴社区”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同时,广场社区着力建设“党群会客厅”——家门口、邻居式的党群服务阵地;打造“友邻议事厅”——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有事来吐槽,无事话家常”,拉近邻里的距离,有效提升矛盾化解水平。

创新机制展活力

营造“和谐服务圈”

8月1日,某家属院居民田先生反映,小区污水管网堵塞,造成污水返流家中。了解情况后,广场社区党支部给物业公司下达了居民事项整改通知单,物业公司及时安排工作人员联系专业疏通污水管网人员到达现场,对小区污水管网进行全面疏通,对化粪池也进行了清理,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以“红色物业”为抓手,广场社区构建了“社区党支部+小区物业公司+小区党小组”服务体系,强化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结单+党群评单”的闭环模式兜起群众大小事,物业服务管理各项工作不断优化完善。

以居民对物业公司优质服务的期盼为切入点,广场社区党支部建立“解忧台账”,能解决的及时销号,暂时无法解决的按照责任分工,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物业公司等集体研究,努力创造条件,力争早日解决。对涉及长远发展的建议则邀请党员、群众代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开展研讨,尽快形成长效机制。

“我们将继续延伸工作触角,增强社区细胞活力,汇聚‘红色物业’,共建单位等基层治理合力,积极推动基层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多元融合’转变。不断提升社区管理和居民服务水平,使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侯利娜说。

2024-12-30 淇滨区泰山路街道广场社区 1 1 04 鹤壁日报 content_18551.html 1 “三圈”融合 “圈”出居民幸福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