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旅风景别样 以旅彰文出圈出彩
□本报记者 王玉姣
这座文化之城,城市基因里蕴含了诗经文化、殷商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等多元文化,钟灵毓秀;
这座山水之城,城市气质里蕴藏着“中国诗河”淇河、云梦山、大伾山等山川的旖旎风光,胜景如林;
这座创意之城,城市血脉里蕴养着非遗工坊、樱花季、中原文博会、民俗文化节等特色符号,人文交融;
这座幸福之城,城市服务中蕴育了“市民夜校”、淇河书屋及多个新型文化空间,活泼有趣……这里是鹤壁,无数人心仪的诗和远方。
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逯永红介绍,2024年,市文广旅局聚焦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和我市十有城市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叫响“诗画鹤壁·封神之地”品牌,充分发挥文旅扩内需、促消费作用,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塑造文化品牌、提质公共服务
助力打造活泼有趣城市灵魂
一眼鹤壁,文韵千年!翻开鹤壁的长幅浩卷,文化是格外引人注目的动人篇章。
如何进一步推动鹤壁优质文化资源出圈破圈,实现“阅文化,看鹤壁”?
2024年,我市提出十有城市建设要求,明晰打造活泼有趣城市灵魂的思路。市文广旅局坚持重点谋划、创意发力、精准落子,以一项项具体举措挖掘文化竞争力、激扬文化活力,着力构筑活泼有趣的城市灵魂。
塑造文化品牌,坚定文化自信——
看浚县,千年庙会声名远扬、社火之城引客无数,这里有民俗文化“人间烟火”的璀璨,更有“儒商鼻祖”文化根脉的厚重;看淇县,古都朝歌、封神之地火热出圈,朝歌老街文旅演艺活动再现“朝歌夜弦五十里”的盛世繁华;看淇滨区,淇水悠悠绕城柔,更有“诗经九州”、淇水诗苑诠释“诗河”“史河”“文化河”魅力;再看山城区记录着“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抉择、鹤山区传承着孙思邈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
文明绵延,在兹尤盛。市文广旅局着力打造运河文化、殷商封神文化、诗经淇河文化、红色文化、中医康养文化等文化地标、文化品牌,全面彰显了鹤壁风采、鹤壁风貌、鹤壁风情。
提质公共文化,真正以文化城——
在市民夜校,“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新模式广受欢迎,女子防身术、视频剪辑、插花、茶艺、陶艺、器乐演奏、心理辅导等20余个门类的特色艺术公益课堂场场爆满,惠及学员5000余人次,淇县“青春π夜校”县、乡、村三级联动发力,让群众文化生活更新潮、更有趣。
在芝麻官大舞台,被文旅部评为“新时代中国戏剧(丑行)领军人才”的金不换带领弟子每周进行一场公益演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搬迁至市艺术中心后,不仅成功推出新版历史剧《许穆夫人》,还开展戏曲演出近20场,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在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为文化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震撼的音效、亮丽的舞台、绚烂的灯光……2025鹤壁新年音乐会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艺术享受。
“中原舞蹁跹”广场舞大赛、“唱响新时代”群众合唱大赛、“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少儿戏曲比赛、“戏曲村超”比赛、2024“发现鹤壁之美”摄影短视频大赛、“淇水亲子故事乐园”品牌系列赛事……60余项文化活动,引万千百姓参与文化输出,深刻感受活泼有趣的城市灵魂。
优化文化产品、丰富多元业态
点燃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每逢周末,浚县古城千灯锦簇的街巷如梦似幻,美食集市和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引人驻足流连,社火展演、古风舞蹈演绎诠释的鹤壁故事让人印象深刻,青酒吧、云溪里等休闲地引燃了古城青春热潮。
到淇县看《大商朝歌》《调师离位》实景演出;在淇滨区赏淇河风景,徜徉于“诗经里”民宿集群;走进青莲书屋、“数”说朝歌沉浸式体验展厅……在我市最新打造的22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众多游客被创意展示的特色文化深深吸引。
行走鹤城大地,人文交融,旅途浸润文化。这展现的是市文广旅局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化与产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双向奔赴的生动成果。
高位擘画文旅强市蓝图——
全面实施《鹤壁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鹤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构建“一山两河五板块”发展格局,通过丰富文旅业态、推进精品项目,打造国际化创意的产品体系,把人文遗迹“串”起来,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高标准打造文旅融合载体——
以创建淇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围绕诗经文化、淇河文化,推动生态淇河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带项目建设,让城市活力休闲游出圈;以浚县古城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将黄河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浚县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等深度融合,让古城文化体验游出彩;以塑造“朝歌文化”品牌IP为抓手,依托朝歌文化园、云梦山、朝阳山等,展示商卫文化、鬼谷子文化,让历史文化品味游出新;大力提升太行山“北斗七星”、西部山区康养旅游品质,让乡村康养游出众。
因地制宜做好“文旅+”文章——
在抢抓旅游旺季机遇,推出“文旅优惠政策+特色文旅活动”引客、留客的同时,围绕“文旅+百业”,积极培育“文旅+康养”“文旅+体育”“文旅+演艺”“文旅+会展”等新业态、新模式,举办民俗文化节、浪漫樱花季、中原文博会、秋游鹤壁红叶观赏季等大型活动,推出“古城夜游”“朝歌风华”“读诗经游诗河”“山居农耕康养”等沉浸式文旅产品,开发5条考古研学、非遗研学体验旅游线路,让品读文化、夜游夜娱、山水露营、研学康养、非遗体验、乡村采风、民宿度假等业态千帆竞发;积极推出“引客入鹤”系列文旅促消费优惠政策,发行“鹤壁旅游一卡通”,文旅经济活力迸发。
文化传承有路径,旅游发展有效益。2024年,我市共接待游客2062.47万人次,同比增长10.4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87亿元,同比增长170.20%。
聚焦探源护脉、注重汲古润今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春节申遗视频、申遗文本里均有鹤壁元素,向世界展示了鹤壁非遗文化的华彩盛景。
考古遗址也可以“潮”成度假胜地。在辛村遗址研学基地,鹤壁商卫文化文物主题游发展火热,一批批学子在这里深入了解辛村遗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诗经文化的根源。
博物馆不仅仅展示文物,还有创意研学活动;景区不只有生态风光,非遗文化也是亮丽风景;第二届“鹤壁礼物”文创设计大赛激情开赛,从手机壳、钥匙链、冰箱贴,再到充满创意的考古盲盒、国潮手办、精美饰品,在创意和文化的加持下,鹤壁文创产品也在更好地讲活“鹤壁故事”。
2024年,市文广旅局聚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保”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辛村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基地(浚县)二期、豫北文物整理基地部分主体建设等,成为全国石窟石刻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两大中心之一、豫北文物整理研学的核心区;全面落实“考古前置”,积极服务国道107京港线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文物安全排查整治,文物安全工作连续四年被省文物局通报表扬;积极推动辛村遗址持续发掘和保护利用,因地制宜建设考古体验区,打造辛村遗址数字化展厅,建成辛村遗址研学基地,开发创意研学课程,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讲故事”,文物工作迈入全省先进行列。
做好非遗传承保护——
拓宽非遗展示渠道,依托大型展会、赛事、节日等积极开展非遗展示活动,吸引国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社火、泥咕咕等非遗项目先后参加“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展、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等。拓宽非遗传承渠道,打造浚县杨玘屯村大师工坊、上峪乡非遗小镇,建成非遗传习所20个、非遗展示馆8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开发泥咕咕、社火、剪纸等非遗研学课程,编排推广“通背拳课间操”走进校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300余场;举办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及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训非遗传承人200余人次,持续推进“非遗点亮计划”,让非遗成为助力乡村发展,激活社区、校园文化基因的强劲动力。
推进招商引资、坚持内外兼修
助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市重点产业招商行动中,市文广旅局洽谈项目7个、签约项目6个、包装重点招商项目7个、落地项目2个。
在浚县古城景区、云梦山景区等处,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正在有序进行。
这一组组数据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是市文广旅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推动我市文旅资源高层次开发和文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生动剪影。
2024年,市文广旅局主动适应文旅发展新需求、新要求、新变化,认真摸清我市文旅资源底数,理清文旅产业链边界,建立文旅产业企业库,科学谋划推进文旅项目,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谋划推进重大文旅项目——谋划文旅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62个,总额12.37亿元;谋划新增国债项目33个,总投资52.4亿元;谋划专项债项目4个,总投资12亿元;谋划中央预算投资项目24个,总投资34.5亿元;储备2025年文旅项目21个,资金总额31亿元。第十一届中原文博会期间参加河南省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活动,推介文旅项目1个,投资额1.5亿元,签约文旅项目5个,总投资额33.5亿元。
品牌创建取得突破进展——国字品牌创建取得重大突破,编制《鹤壁市淇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淇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浚县古城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均以全省第二的成绩推荐至文旅部;黎阳城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价值评估通过省级评审(全省仅两个)。省级文旅品牌创建出新彩,朝歌天街获评河南省级休闲旅游街区,赵庄获评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成功申报2024省级研学旅行奖补资金。
用好流量密码、创意宣传推广
持续提升鹤壁文旅影响力
从鹤壁多个文旅宣传视频出圈出彩,到多场市外文旅推介会引来游客开心畅游;从央视连续一周黄金时段展示“诗经淇河,美丽鹤壁”主题视频,到北京地铁、郑州东站和北京西站等处鹤壁文旅宣传吸引旅客驻足观看,到鹤壁游子收到鹤壁文旅特产大礼包……去年,市文广旅局聚焦全矩阵、重内容、展文韵、有温度、年轻化等目标,持续开展宣传推广,让“诗画鹤壁”魅力绽放,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走出去引客来——分别赴山西、山东、新疆开展“诗画鹤壁·封神之地”——诗经的故乡邀您来主题专场推介会,先后到郑州、濮阳、石家庄等地召开淇县全域旅游推介会,两次开展春游鹤壁“千车万人”踏青自驾游活动,市文广旅局还结合季节和市场特点,及时推出多条特色旅游线路,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流量,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网红”变“长红”——充分利用移动端、交互式等新传播方式,依托主流媒体、鹤壁文旅达人团,以及鹤壁文旅视频号、抖音号等载体,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为主,在文旅旺季,以及重要节会、重大赛事之际,推出多个文图、短视频作品,同时以创意和青春化语言做好文旅营销,把“云端流量”变成游客“留量”。
注重年轻化表达——创新开展“不一YOUNG的鹤壁”2024鹤壁文旅进高校宣传推介活动,活动期间发布的25条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20万次;参加全省“老家河南,青春登场”长三角推广活动,开展为鹤壁游子寄送特产温情行动,鹤壁文旅抖音号日“增粉”千余人次。这一系列青春化的推广活动,掀起“打卡鹤壁”的热潮,不断推动鹤壁的城市气质朝着更加青春、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鹤壁接续发力,“豫”见最美风景!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鹤壁文旅也擘画了新发展蓝图:2025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将坚持“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实作风、更强干劲”,锚定省委“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和我市十有城市建设,文旅兼顾、以文为主,围绕“以文润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涵养城市文化气质,深入推进文化品牌越擦越亮、文化传承走深走实、产品业态出圈出彩、文旅消费升温升级,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文广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