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鸿嘉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谋划推进会上强调
- 山城区山城路街道
- 我市大力推进“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
- “华都义剪”文明实践项目
- “中国好人”张鹏昌悉心照顾瘫痪父母26年:
- “中国好人”孙炳良身残志坚带领乡亲实现致富梦:
逐“质”攀“高”满目新
(上接第一版)
镁和科技年产6000吨高性能镁合金板带箔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壳体、3C电子产品外壳、高铁和飞机部件、医用材料、音响鼓膜材料等。项目团队成功研发首套宽幅镁合金连续轧制设备,实现镁及镁合金板带箔连续温轧的历史性突破,生产效率及成品率大幅提升。现场,企业负责人重点介绍了他们推出的薄如蝉翼的0.03毫米镁合金箔,可用于高端音箱鼓膜和医用胶囊。
在绿美科技年产1万套环保节能设备项目现场,一款名为双区余热回收节能灶的产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在传统炉灶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的设备,可以把燃烧时炉膛产生的1300℃余热+烟道回收的500℃废气进行双区域热传导,让余热有效回收利用,大幅提高能源利用率。
华为镁合金笔记本电脑智能制造项目主要建设研发测试中心、智能化生产线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生产华为手机、镁合金笔记本电脑等精密零组件。其镁合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精密零组件生产线已投产,正在全力打造“高、精、尖”智能化行业标杆,有效拓展了镁基新材料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助力我市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淇县:
追“新”逐“质” 固本培元
淇县紧扣市委“十个聚焦”部署,把全力以赴拼经济作为工作的主线,持续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方面下功夫,抓“双十工程”、抓招商落地、抓项目推进、抓产业转型,不断为“品质淇县”建设厚植优势、蓄势赋能。
总投资2亿元的年产3000吨异构酶柔性生产新型氨基酸项目的研发楼、立体仓库已经全部建成。该项目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采用郑裕国院士团队高新技术成果——高产酸工程菌深层发酵法生产技术,建设年产3000吨异构酶柔性生产新型氨基酸生产线,以及发酵车间、提取车间、研发中心等,主要生产异构酶系列产品及L-胱氨酸、L-丝氨酸及小品种氨基酸。产品竞争力强,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饲料等领域,有望实现国产替代,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鹤壁天舟铁路物流园项目3台可移动龙门吊安装完成,正在进行测试。一期工程将于1月9日完成与京广线淇县站接轨,具备通车运营条件;二期延长线目前完成总工程量的13%,计划6月份建成。投用后,将把我市铁路货运能力由每年20万吨提升到500万吨,使全市总体运能大幅提升,成为公铁联动枢纽和大宗交易基地。
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能源与环境的巨大挑战,传统镁冶炼工艺由于高排放、高能耗、数智化水平低等诸多弊端,已逐渐满足不了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位于淇县的白云石综合利用清洁炼镁新技术工业试验基础设施及配套工艺系统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其中消化车间地基完成,成品库基础施工结束,烘干车间、空压站、锅炉房等单体基础浇筑完成。该项目使用的清洁炼镁新技术,是中铝中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专有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镁冶炼行业在“碳达峰及碳中和”背景下的一项创新性、颠覆性、革命性技术创新。
浚县:
工业强县 产业兴县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去年以来,浚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大突破推动经济大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性税收实现历史性突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鹤壁百顺源食品加工建设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2个月,从开工到投产5个月18天,跑出了浚县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项目投产以来,已开启11条生产线,其中速冻类油条产品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70%。项目负责人介绍,浚县营商环境一流,粮食生产加工能力强,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供应链,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能7.2万吨,年加工收入超5亿元,纳税超千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600个。
浚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形成了七大产业集群18个产业链,主导产业发展更加兴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上行。
河南盈新空调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套智能空调项目不仅填补了我市空调产业生产制造一体化领域的空白,还与浚县鲁宏建材等12家本地企业形成了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有效推动了浚县产业链向智能制造加速转型。该项目将建设8条国内家用空调标准化生产线,年产能达200万套,产品涵盖家用分体及中央空调、商用中央空调、热泵、智能家电等,可带动就业1200余人。
新永基产业人才培育基地项目是浚县推动教育提振行动的又一重要抓手。规划建设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专院校,配套建设体育运动中心、科技中心、学术会议中心、图书阅览中心,以及科教人才公寓等。目前,两栋教学楼、四栋宿舍楼、学术报告厅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看台、艺体楼主体框架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次构建,预计年内投入使用。
开发区:
制造业当家
以亩产论英雄
去年以来,开发区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聚焦保持国家级开发区百强、保持全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前十强“两个保持”目标,践行“制造业当家”理念,以亩产论英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闯出了一条新路。
4个生产车间全部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打造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比原工厂生产效率提升50%,生产交付周期缩短30%……翔毅电气新能源汽车高压(高清)线束关键零部件项目是开发区推进“小散弱”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该企业研发生产的高清线束和高压线束分别与天海的车载以太网连接器、高压连接器产品形成配套,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整合。目前,该企业3条生产线已投入调试生产,部分生产设备正在调试,将于近期投产达效。
铭泰电器年产20万套汽车保险盒及模具生产项目是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布局的又一重点项目。该项目紧跟汽车产业电动化发展趋势,对标“黑灯工厂”,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下线机、穿剥压一体机、自动穿堵机等自动化设备,生产效率提高30%,土地综合利用率提升4倍。通过不断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该企业积极与周边的模具、电线、护套、密封件等几十家生产企业形成配套关系,带动一批小微企业合力发展,提升我市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区域品牌竞争力。目前项目年产值已达到2亿元,亩均产值763万元,亩均税收达到22.19万元,是开发区首批亩均论英雄示范企业。
核心技术培育核心优势。航瑞电子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项目通过产业整合、资源重组,向科技要效益,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实现压铸类零配件的本地配套,管理和生产成本直降20%,综合效率提高50%。目前,贴片生产线、模具生产车间、全自动装配车间、注塑车间、高压线缆及装配生产线全面投入生产。
一天时间内,调研组成员马不停蹄进工地、入企业、看项目。调研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信心倍增、受益良多。将系统总结、因地制宜,将好经验、好做法灵活运用到自身项目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全力以赴拼经济、争分夺秒赶进度,确保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