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鹤立办”App在全省率先上线DeepSeek智能客服
- 淇滨区裕隆·爱之城
- 淇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 浚县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全力推动文旅强县建设
- 开发区海河路街道北晨社区
政府工作报告
鹤壁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十个聚焦”为路径,承压前行、克难攻坚,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着力抓经济、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力拼经济、抓投资、促发展,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生产总值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税收占比65.9%;“四上”单位入库207家、其中工业企业65家,投资项目入库33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2个。
二是着力抓改革、促创新,动力活力加速释放。新增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7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破解就业难用工缺双重困局等6项改革创新案例入选省委改革典型案例红榜、数量全省第三。连续三年获评“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连续四年企业满意度全省第一,连续五年营商环境评价全省优秀,获评2024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城市。河南信息科技学院(筹)本科申建通过省级考察验收,省级淇河实验室揭牌成立,市级以上中试基地达到27家、转化中试项目120个,科创新城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家,“一室两城”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8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遴选“兴鹤聚才”各类人才152名、科技创新创业团队8个,新增专利授权量1353件。财政科技支出增长54.6%,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3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超过80%。
三是着力抓转型、调结构,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5.6%,新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打造商业航天全产业生态链条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美瑞聚氨酯等总投资313.5亿元的43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市场化整合提升有序推进,中铝镁基新材料综合利用中试项目开工建设,成功后将实现无废渣排放且还原镁纯度更高,有望冲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天章卫星获批卫星生产资质、全省唯一,“女娲星座”组网卫星达到12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雷达遥感星座,商业卫星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集群获评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河南生物产业集团建成全省首个生物发酵类中试成果转化基地,龙芯中科鹤壁制造基地建成国内第一条全部国产装备的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华为(河南)光产品线联合创新基地在科创新城揭牌运营,鸿蒙(鹤壁)智造产业园签约项目32个。现代煤炭物流园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物流园区,中介服务开发区等4个开发区成功晋星,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成省级转型升级试点开发区,宝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数字化转型标杆。
四是着力抓项目、扩内需,高水平开放持续扩大。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活动,有序推进“双十工程”,10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7.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8.9%,200个冬春水利项目完成投资32.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5%,总投资40.1亿元的16个“两重”项目全部开工,鱼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国家批复,盘石头水库扩容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争取水利项目资金39.97亿元、全省第二,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全省第三。聚焦主导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0个,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25个,引进省外资金434.1亿元,货物贸易进出口完成59.7亿元,外资外贸企业达到240家。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产品销售额超6亿元,网络零售发展影响指数全省第一,接待游客205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亿元,浚县古城入选首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
五是着力抓建设、提能级,城乡融合协调共进。聚焦“十有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改造完毕,供水、供热、燃气等市政管网全部体检合格,“瓶改管”4302户、完成率108%,新增供热入网小区43个、面积189万平方米,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111个中等城市中居第一方阵,118个城市社区创成绿色社区,开放共享枫岭公园等7个公共游园,完成淇水樱华园等8个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912.6公斤、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玉米、花生高产攻关田亩产分别达到1216.8公斤、752.3公斤,均创我市历史单产新高,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6.9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占比92.1%,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省优秀。集体收入超15万元的行政村数量实现翻番、占比达到75.6%,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连续七年优秀,脱贫人口就业比例全省第一。11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5个产品入选全省首批“豫农优品”名录。总投资12.7亿元的涉及130个村的乡村振兴项目全部完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项目加快实施,淇县大石岩、鹤山区高洞沟等一批“网红村”接连涌现,带动了群众出游和乡村发展。历经10余年的接续努力,浚县卫东渠灌区终于引来黄河水。安新高速、安罗高速、国道107改线鹤壁段项目完成省定投资的156.4%、全省第一,干线公路路况质量连续三年全省前三,新建农村公路57.4公里、路网密度保持全省前列。
六是着力抓生态、优环境,高效能治理深入实施。完成“18+1”企业异味治理工程,开展“车油路企”一体化管控,火电、煤炭等重点行业大宗物料全部实现清洁运输,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2.4%、排名完成年度目标;河长制工作连续四年荣获省级考核优秀等次,7个国、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淇河(鹤壁段)创成首批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入选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园区)4家,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7.7%,新增绩效分级A、B级企业91家、全省第一。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全面开工、已修复治理1.05万亩。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3.3%、4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5平方米,均居全省第一。
七是着力抓民生、保稳定,高品质生活人民共享。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新增技能人才4.16万人、高技能人才1.51万人,主要就业指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25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92.1%。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次均住院费用减少294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全省第一。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目标完成率连续两年全省前三,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至每人每月650元、500元,居全省第五、第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果验收获评全国优秀。成功举办全国匹克球锦标赛、民俗文化节、中原文博会、樱花季、鹤壁马拉松赛、新年音乐会、春节戏曲晚会等活动。安全生产“五个一批”专项行动见行见效,电动自行车“满电回家”全面推广,智慧矿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有序实施,公共场所防护网拆除、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电焊机“加芯赋码”等工作全面完成,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三保”底线兜牢兜实,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社会治安、信访稳定、食品安全等形势保持平稳。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