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浚县发展史上极其不易、极其出彩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拼经济、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了浚县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四上”单位入库45家(其中工业企业16家),投资项目入库4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新、稳中蓄势的态势,综合考评全市第一,荣获全市高质量发展金杯奖。

二是改革创新动能强劲

●10个领域49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新增省级以上试点示范6个,涉企行政执法“白名单”“三书同送”机制等5项经验做法入选省委、市委改革典型案例。

●新增各类经营主体7124户,其中企业主体1798家。

●帮助企业融资15.5亿元,实现产销对接意向合同5.1亿元,落实减免和奖补政策2.64亿元,企业问题解决率、服务满意率100%。

●“一码在手、登记不愁”便民服务被省发展改革委推广宣传。聚焦“四运算”促进“四提升”典型做法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5家,超市定目标12家。

●技术合同成交额1.54亿元,超市定目标18.8个百分点。

●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43家,其中省级创新平台14家,向上食品、商道种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三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5%,高于全市3.1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37%,排名全市第一。

●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42亿元、增长12%,工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24.8%,新盘活土地225亩、闲置厂房10.5万平方米。

●百顺源食品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18天。

●特创生物订单突破10亿元,获评省级智能车间。

●国能生物发电、科饶恩门窗入选全省第一批工业企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白寺物流园区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增长15.3%,快递分拣单量4.5亿件、增长129%,带动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37.9亿元、增长32%。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增长42.6%;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基地落户浚县,全省唯一。

●正月古庙会写入春节“申遗”文本,民俗文化节网络点击量突破10亿次、火爆出圈。

●获评中国文化百强县、全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示范县。

四是内需潜力加速释放

●1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6亿元,超市定目标8.9个百分点。

●“三个一批”项目三率转化领跑全市,总投资28.6亿元的9个“两重”项目全部开工。

●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19.36亿元,占全市的69%,位居全市第一,其中水利特别国债18.47亿元,占全省的28.9%,实现历史性突破。

●创新开展“五专五聚”招商行动,举办了高质量发展集中签约活动,形成了大员上阵、高层对接、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

●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个,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6个,到位省外资金、货物贸易进出口排名全市前列。

●引进了盈新年产200万套智能空调项目,填补了全市智能空调生产领域的空白。

●发放消费券5.7万张,拉动消费9500万元;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销售额5774万元。

●举办房地产推介会,全年商品房成交额9.1亿元。

●承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达成交易额2.7亿元,拉动消费1.6亿元。

五是城乡面貌焕发新颜

●实施城市建设项目33个,卫河大桥、永济大道、建设路等拆迁工程顺利完成,群众期盼已久的卫河大桥暨卫河路南北贯通项目全面开工,黄河路南段改造提升等项目竣工通车。

●卫溪片区1000套保障房分配到户。

●“瓶改管”1277户、完成率106%,新增供热入网小区11个、面积63万平方米。

●百亩攻关田小麦、玉米、花生亩产分别达到853.1公斤、1178.7公斤、752.3公斤,均刷新浚县单产历史纪录。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1.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94.8%,浚县番茄、芦笋、鲜食玉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获评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县、豫产优品十强县。

●国际花生产业与科技创新大会、全省“三夏”总结暨做好秋作物田间管理现场会等在浚县召开。

●完成和美乡村“2+22”工程项目48个、美丽乡村重点县项目35个,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的行政村占比79.8%、高于全市4.2个百分点。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3.5%,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国道107东移改线、安罗高速项目征地拆迁全部完成,内罗线改建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90%,通武线浚滑段升级改建项目完成路基工程量的65%。

●新建农村公路49.6公里、桥梁6座。

●“客货邮融合发展、多站网资源共享”入选交通强国优秀案例,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六是环境质量有效提升

●空气质量绝对值和改善率居全市前列,地表水断面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新增绩效分级A、B级企业14家。

●科饶恩门窗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特创生物获评省级绿色设计产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3%,排名全市第一。

●造林绿化3500亩,超市定目标2.9个百分点,其中,建成森林村庄91个。

●城区新增绿化面积9.1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5%、41.9%。

七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全县民生支出23.1亿元、占比75.5%,37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新增技能人才1.6万人、高技能人才1万人,获评全省促进就业工作激励地区、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发放救助资金1.1亿元,惠及困难群众5.1万人。

●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县,全省仅有5个。

●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25所,新永基教育城项目主体完工。

●县医院晋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全省县级医院中仅有4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全市第一,次均住院统筹费用下降5.6%。

●建成乡村文化合作社300余个,举办文化惠民活动240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等形势平稳,“三零”创建主体达标率99.1%,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

●大力支持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双拥共建、军民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民族宗教、史志、档案、气象等工作得到新提升。

2025-02-27 1 1 03 鹤壁日报 content_21303.html 1 2024年工作回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