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培训
- 市市场监管局
-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 浚县自然资源局党组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 浚县残联
- 淇县卫都街道联合多部门开展平安建设集中宣传
- 山城区
- 淇县庙口镇
“民生清单”回应你我关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民意关切,回应民生诉求。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梳理报告中有新意、有温度的惠民政策,一份“民生清单”跃然眼前,勾勒出一幅幅与你我密切相关的民生图景。
就业图景:更多心仪工作、更好权益保障
【民意关切】202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首次超1200万人,在茫茫职海中觅得心仪的offer,是不少人的心愿;而对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而言,如何更好保障权益也是现实问题。
【报告回应】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认为,报告中加力稳就业的一系列举措,是顺应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领域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新部署。经济转型升级下的企业用人需求变化,加快了用工结构调整。
消费图景:减少后顾之忧、增加消费底气
【民意关切】“提振消费”无疑是2025年的热词。人们期待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更期待在提高收入的同时,民生福祉有更多保障,多一些“能消费”的底气,少一些“后顾之忧”。
【报告回应】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
【两会声音】在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河池市商务局局长欧彦伶看来,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系统性工程。从真金白银的财政支持到扩大多元服务供给,从推动增收减负到优化休假制度,系列举措更加强调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联系,旨在增强消费的能力和底气。
教育图景:普惠公平、幼有善育
【民意关切】从学前教育普惠保障,到扩大高中学位供给;从青少年身心健康,到高校人才培养……这些事关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话题,持续引发讨论。
【报告回应】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认为,扩大高中学位供给可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发展、提升县中水平、缓解职普分流焦虑。
养老图景:“家”“社”融合、老有颐养
【民意关切】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让所有老年人有幸福美满的晚年,是牵动亿万家庭的家事,也是关乎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
【报告回应】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兰州瑞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家政事业部负责人赵振香说,建议推动物业与家政服务融合发展,拓展服务场景,实现居家养老“响应效率最优化”,让“远亲不如近邻”延展出新内涵。
健康图景:“家门口”看好病、让用药更安心
【民意关切】如何守好“看病钱”“救命钱”?如何让百姓用药更安心?
【报告回应】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说,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能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百姓健康福祉更有“医”靠。
安居图景:建“好房子”、住有优居
【民意关切】如何让更多新市民、年轻人、农民工实现安居?如何让老房子、旧房子变成“好房子”?
【报告回应】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城建大学校长王中良注意到,建设更多“好房子”,要进一步提高住宅建设标准,构建支持住房品质提升的制度体系。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