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聚焦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 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增效

——鹤壁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跑出产教融合加速度
数字产教融合中心
阶梯教室
多媒体实训室
宿舍生活设施
共享会议厅
共享阳光健身房
共享运动场地

□本报记者 秦颖 通讯员 王玲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鹤壁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鹤壁科技中专”)敏锐捕捉时代脉搏,深刻领悟实践教学对职业教育的关键作用,以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创新模式

打造产教融合新平台

鹤壁科技中专立足本地产业布局,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投入专项资金建设集“教学实训、生产服务、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型实训基地,基地按照企业真实工作场景设计,引入智能生产线、物联网技术等先进设备,构建“课堂即车间、作业即产品、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实战化教学模式。通过与京东、美团、鹤壁天海集团、鹤壁三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学业考核与职业技能认证的“三融合”,有效破解传统职教中“学用脱节”的问题。

校企协同

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

学校以生产型实训基地为纽带,建立“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派驻技术骨干担任实训导师,学校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更新技能,形成“双向流动”的师资队伍。同时,基地承接企业真实生产订单,学生在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完成产品加工、质量检测等全流程任务,实现“做中学、学中创”。

平台共享 推动职教体系协同发展

实训基地不应只是本校学生的专属领地,而应成为开放包容的共享空间。鹤壁科技中专打破校际壁垒,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共享平台。学校整合各方资源,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打造涵盖多个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实训环境,实现师资、设备、项目等资源的高效流通与共享。各院校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多元实践场景中锻炼技能、提升素养。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共享模式,在各方资源的支持下,实训基地不仅成为技能训练的场所,更成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基地,学生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也深度参与到共享平台的建设中来,提供真实的生产任务和案例,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的技术和理念,推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协同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地方 助力区域经济新发展

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更成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技术引擎。鹤壁科技中专依托基地成立了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联合企业开展业务攻关。同时,学校积极为地方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服务,针对企业在职员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培训和自身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小微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望未来,鹤壁科技中专将继续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创新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稿配图由鹤壁科技中专提供

2025-03-07 ——鹤壁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跑出产教融合加速度 1 1 08 鹤壁日报 content_21774.html 1 聚焦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 推动产教融合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