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版:要闻
标题导航
- “宏图一号”助力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实现海面流速和高度同时高精度反演
- 我市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
“宏图一号”助力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实现海面流速和高度同时高精度反演
“女娲星座”精准“看透”海洋脉动
该成果在国际遥感领域顶级期刊发表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常凯)3月10日记者从位于鹤壁科创新城的航天宏图华中总部卫星运营中心获悉,日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团队基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女娲星座”首发“宏图一号”4颗卫星的数据,首次实现对海面流速和高度同时高精度反演。这一成果于今年2月在国际遥感领域顶级期刊《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报》发表,为海洋动力环境研究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引发全球学术界广泛关注。
海面流速和高度是研究海洋动力环境的核心参数,但传统技术需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或分阶段观测获取信息,如同“拍X光片只能查单科”,数据传回后还要“拼图”才能进一步使用。而“宏图一号”作为全球首个“一主+三辅”四星分布式InSAR(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凭借长基线设计、六种基线组合及多星编队优势,不仅能灵活应对多任务需求,还能将监测精度提升至厘米级——流速误差小于0.038米/秒,高度误差小于0.044米。
航天宏图高级副总裁兼华中总部卫星运营中心负责人白晓飞比喻:“‘宏图一号’相当于将海洋监测设备升级成‘CT双检仪’,可同步捕捉双参数。”
“宏图一号”提供的精准数据,为我国研究团队完成理论推导、建立反演模型、实现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技术突破还直接推动了卫星数据应用从科研向应用端延伸。白晓飞介绍,此次技术突破可以更精准地识别海洋涡旋、内波等中尺度现象,助力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