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民生服务有温度 基层治理有活力

——鹤山区基层治理生动实践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王凤侠

什么是幸福?从生活在鹤山区鹤山街街道河东社区的居民那里,也许能找到答案——

对于30岁的宝妈杜琳琳来说,她的幸福来自在社区“红纽带工坊”找到了一份能兼顾家庭的工作;

“没想到老了老了,身边又有小丽这个‘闺女’陪着我。”这是社区86岁李女士的心声。

从曾经的老旧社区,到如今居民口中的“幸福社区”“活力社区”,这背后,离不开社区基层治理品牌“小丽帮忙”的倾心打造。近年来,河东社区通过“小丽帮忙”品牌,将社区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打造集政策宣讲、协商议事、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作机制,从“小”“微”切入,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基层治理更有活力。

转变:“有事找小丽”从居民习惯到社区品牌

“以前有事都是找社区解决,现在有了小丽书记,我就愿意去找她!”近日,家住河东小区的王先生笑呵呵地说。

王先生口中的小丽,是河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小丽。去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早晨,王先生家暖气管爆裂,水漫全屋。慌乱中,他本能地拨通了小丽的电话。李小丽安抚好老人情绪后,急忙联系暖气公司。不到半小时,她就带着维修队赶到现场。两小时后,水管修好了,李小丽又帮王先生收拾了房间。

此后,“有事找小丽”在社区传得更广了:家庭有纠纷了,找小丽;邻里之间有摩擦了,找小丽;谁家遇到难事了,找小丽……

10多年来,经李小丽处理的大大小小问题不下300个。

“有困难,找小丽来帮忙,只要她在,我们就放心!”这已成为河东社区居民的共识。

壮大:从一个人 到一群人

去年汛期,张大妈发现河东小区1号楼后面的排水沟淤泥沉积,被腐烂树枝堵塞,急忙给李小丽打电话。李小丽带领社区干部赶到时,老党员王师傅已扛着铁锨来帮忙,赵大姐也拿来防滑手套,越来越多居民围拢过来帮忙。

一个半小时完成了对30米排水沟的疏通,暴雨随即而至,雨水顺利排走。张大妈发现,李小丽身边多了十几位“红马甲”,有家庭主妇、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等。王师傅感慨:“以前觉得社区的事与自己无关,现在跟着小丽干,心里很敞亮。”

据介绍,“小丽帮忙”志愿服务队已经发展至30余人,这群“流动红马甲”穿梭于楼宇间,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化身矛盾纠纷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安全隐患排查员。正如李小丽所说,一人跑断腿不如众人拧成绳,当居民都成为“小丽”,社区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如今,“小丽帮忙”已不再只是一个名字,更成为鹤山区“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的一个基层治理品牌。

近年来,“小丽帮忙”志愿服务队共开展各类宣传500余次,走访慰问1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解决实际问题20余个,开展关爱银龄专项行动30余次,惠及老年人1000余人次。

(下转第三版)

2025-05-20 ——鹤山区基层治理生动实践系列报道之一 1 1 01 鹤壁日报 content_25762.html 1 民生服务有温度 基层治理有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