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城区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城市更新
- 淇滨区天山路街道光明社区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 开发区开展夏季防火宣传
- 市卫生健康委
- 淇县西岗镇
- 国网浚县供电公司
- 浚县浚州街道
破梗阻优服务 助力项目“加速跑”
□本报记者 朱迪 通讯员 李冯露
如何让监督更有力、服务更精准?淇县西岗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今年年初以来,西岗镇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聚焦中心大局,主动担当作为,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深入企业一线,听诉求解难题,以“精准监督+全程服务”双轮驱动,有效破解项目落地梗阻,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精准把脉,揪出项目“卡脖子”难题。在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某新能源企业的一次例行调研中,镇人大代表敏锐捕捉到项目推进的隐忧。原来,该项目因涉及新能源领域,立项审批需补充关键论证材料;同时,厂区激增的用电需求远超原设计变压器承载能力。这些交织的难题,严重制约着项目进度,企业焦急万分。
闻讯而动,专项服务小组“零距离”破局。面对紧迫诉求,西岗镇迅速扛起服务地方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担当。发现问题后,该镇立即牵头召开专题协调会,邀请县发展改革、电力、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关键部门负责人,与企业面对面“会诊”,精准剖析症结,现场商讨解决方案。
服务该企业只是西岗镇助力项目“加速跑”的例子之一。为确保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西岗镇创新工作模式,组建了一支由县、镇人大代表及项目所在村“两委”干部组成的专项跟踪服务小组。小组定人定责,全程“贴身”服务,目标直指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
全程督办,闭环管理跑出“西岗速度”。服务小组不仅是联络员,更是监督员和协调员。他们建立了常态化督办机制,坚持每周至少2次深入项目现场或对接相关部门,实时跟踪进展,动态协调疏通堵点卡点。在各部门的高效协同下,项目推进势如破竹:原本复杂的立项审批材料,在补充完善后一周内即获上级批复;棘手的用电增容规划调整方案,也在10个工作日内高效完成。所有前期排查出的突出问题,均在协调会后一个月内实现“清零”目标。
成效显著,“监督+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样板。西岗镇人大通过实施“全流程、全时段”的精准监督与服务保障,不仅成功扫清了项目落地障碍,更打造了重点产业项目服务的“西岗样板”。这一实践生动彰显了基层人大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助推器作用,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履职经验。西岗镇以“监督+服务”双轮驱动,既当监督员又做服务员,用实际行动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坚实力量。
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西岗镇人大主席团已组织代表调研民营企业5次,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8个,有效发挥了桥梁纽带和支撑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