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锚定目标攻坚 高质高效推进 在城市创建工作中展现公安担当
□本报首席记者 陈艳艳
“全市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议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动员会议召开后,市公安局党委全面落实会议精神,坚守创城初心,把准目标任务,落实‘十有’要求,聚焦交通秩序、文明养犬、安全稳定三个主战场,认真履行主体职责,全力以赴、集中攻坚,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坚决打赢城市创建这场必胜之仗。”3月26日,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王福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高位推动、大员上阵,全面推进创城工作。全市公安机关自觉融入创城、全面开展创城、主动服务创城。党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城工作进行再安排、再动员,确保任务再明确、标准再提高、措施再精准。积极借鉴有益工作经验,着力做深、做实、做细创城各项工作,努力提升创城工作连贯性、人民群众满意度。全面落实领导分包机制和“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机制,明确领导、警种、民警岗位任务,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良好工作局面。严格对照标准,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带着问题去看、拿着标尺去量,力争把工作做到精致细致极致。
常态管控、集中整治,创造良好交通环境。市公安局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着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实现全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高质量发展。解决交通标志标线老化、缺失、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督促县区政府在城市主干道加装一批中央隔离护栏,封闭不必要、不合理的绿化带开口;督促相关部门规划建设一批临时停车泊位、停车场、停车设施。集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常态化多形式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警示曝光。在早晚高峰、夜间,常态化开展高峰岗、夜巡岗勤务机制,以荧光蓝持续照亮群众出行路。推动主干道路实现信号灯联网联控,减少道路拥堵和红灯空等时间,切实提高通行效率。
整体联动、齐抓共管,营造文明养犬社会氛围。立足大局、主动担当,落细落实文明养犬管理工作,全面清理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养犬行为,维护良好公共秩序,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依托传统和新兴媒体,不断壮大宣传矩阵,延伸宣传触角,增强广大市民文明养犬意识,规范文明养犬行为。围绕流浪犬“动态清零”目标,紧扣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热点、难点,聚焦遛犬不牵绳、犬吠扰民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每周组织公安、城管、住建、居委会开展集中行动,劝阻不文明养犬行为。组建常态化城市养犬整治工作小组和专业抓捕队,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报告,努力实现“发现即捕捉”。
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打造全省最平安城市。坚持以“科技兴警、赋能实战”为指引,紧扣社会治安新形势,全面落实“严打、严防、严管”措施,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解决社会治安突出痛点、难点,倾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鹤壁。以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依托“长安天网”工程建设,在重点区域进行“扫盲”补缺,增加视频、人像、卡口等前端感知点位,推动视频监控形成战斗力。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优化严打快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街面犯罪“发一破一、压降清零”目标。今年年初以来,破获街面违法犯罪案件309起,抓获167人,主城区街面违法犯罪率环比下降42.24%,破案率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动态调整巡防区域、点位、时段和力量,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增强控制力,确保防控体系“活起来、动起来”。
“接下来,全市公安机关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创则必成的创建信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的工作作风,尽锐出战、奋楫笃行,坚决打赢城市创建这场必胜之仗,为加快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再立新功。”王福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