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桥盟街道余庄村
“芦笋事业”兴旺 助力富民增收
本报讯 (记者 朱迪 通讯员 裴雪彤)绿油油的芦笋、整齐排列的大棚、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5月29日,走进淇县桥盟街道余庄村,一幅清新美丽的宜居乡村画卷尽收眼底,充分展示了余庄村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近年来,余庄村党支部带头动员村“两委”干部集资40万元,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为抓手,以党建为引领,立足本村实际,将“党建+产业+特色种植”有机结合,探索发展芦笋特色种植产业。村“两委”干部带领村里的种植能手、村民代表等先后到周边县市进行考察,并邀请县农业专家对本村土壤、光照、气温、降雨情况进行考察论证,并由第三方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开展规模化芦笋种植,推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记者在余庄村30亩芦笋种植基地看到,一株株芦笋长势喜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再过十几天,夏笋就可以采摘了。”余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未树彪高兴地说,发展芦笋特色种植可为本村村民提供采摘等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余元。
如今,余庄村的芦笋种植初具规模,成为村里产业新亮点。“种植芦笋市场前景广阔,村里准备追加投资,采用大棚种植芦笋,以产业为支撑,带领全村人增收致富,全力打造农村集体经济高效农业示范田。”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未树彪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