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城区委书记马海澎:
- 三贤(鹤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兆山:
- 河南投资集团博士后刘宁宇:
增强新动能 塑造新优势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山城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强化“项目为王”,坚持创新引领,深化“四链”融合,努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山城区围绕“12361”总体布局,紧抓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关键,扭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产业基础越发坚实,科技研发日益活跃,要素配置更趋合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越发明晰。
增强创新动力,打造现代化工产业“强引擎”。河南投资集团在山城区注册资本30亿元成立河南生物产业集团,加码布局合成生物产业,围绕生物大健康和生物基新材料等领域延链补链强链,加速聚链成群,实施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推动生物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布局建设中试小镇,为高校院所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中试验证、产品示范、产业孵化等服务,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特种气体产业依托纳新气体、德瑞电子化学品等企业,通过引资引技,提档升级,实现稀有气体扩产增量,打造“中原气谷”。
培育创新主体,锻造科技成果转化“顶梁柱”。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创新龙头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培育启欧通用、河南万丰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拓洋申报“瞪羚”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多能级创新平台,服务正华有色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拓洋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目前,全区有创新平台55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5家,区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20年的4000万元增至2023年的2.2亿元,年均增速达76.5%,正在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体系。
强化数智赋能,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实施“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等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引导企业申报省级“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支持飞鹤股份申报工业互联网平台,天久电装、鑫业催化剂申报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快从“传统制造”向“先进智造”跃进。认真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实施绿色化升级行动,鼓励引导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绿色工厂,提升生产设备能耗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步,山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挖政策红利,汇聚优质资源,激发创新动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