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调研鹤壁市浙江商会建设情况时指出
- 市文广旅局以市民夜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 市科协精心打造“科普护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
-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 市社保中心
- 四季青文博园农耕文化馆
市发改委:着力打造有温度有内涵可触摸的品质之城
□本报首席记者 李明英
今年年初以来,市发改委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高标准推进十有城市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城市服务功能,着力打造有温度、有内涵、可触摸的品质之城。这是6月25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的。
实施城市设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协同抓好老旧小区、老旧片区、老旧街区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高效办理项目前期手续,争取1.14亿元上级资金支持城市排水防涝项目建设,另有41个污水垃圾处理、地下管网改造项目通过省审核。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大脑、5G智慧城市新基建、曙光数据方舱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加快推进物联感知体系项目建设,着力构建互联感知、智能高效、创新引领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争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目前,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8000万元,支持市外国语中学、淇滨区实验高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实训设施。获批托育建设中央预算内资金4669万元,支持山城区鹿楼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开发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示范区社区托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我市可新增婴幼儿托位778个,对于推动完善我市托育服务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印发《鹤壁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基本建立“1+7”政策体系。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2024年度全市重点民生实事,目前已完工淇滨区华夏南路儿童乐园等项目5个。编制儿童友好学校、公园等建设指引,对公园、街区等公共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推动试点建设有序开展。
推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印发《鹤壁市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养老服务等10个方面,细化32项具体任务,努力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有序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扩容提质,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落实门诊一站式综合服务,预约诊疗率持续提高至60.19%。